|
□本报记者 张传亮 通讯员 韩春波 贾亮亮 干了一辈子泥瓦匠的李文三兄弟俩,连他们自己也没想到,年过花甲,又喜迁新居。看着新搬进的房子,兄弟二人脸上满是欣喜。新房子不大,共四间,跟村里其他房屋比,还略显窘迫。但是相比他们以前的土坯房,这真称得上是“豪宅”了。 李文三、李武三是昌乐县乔官镇夏家庄子村的亲兄弟,自幼失去双亲,生活较为困难,至今单身。俩人干了大半辈子的泥瓦匠,为村里其他人盖房出力不少,但都是义工,没有留下多少积蓄,因此一直住着父母上世纪70年代初留下来的土坯房。因年久失修,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镇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不仅帮兄弟二人申请了危房改造项目,而且还协调镇财政先期垫付5000元作为起动资金。邻里乡亲知道这一消息后,都替他们感到高兴。可盖房子要请施工队,兄弟二人几乎没有积蓄,施工队的费用又没有着落了。 夏家庄子村是有名的“瓦匠村”,村里的男丁大都会点瓦匠活,听到为他们兄弟俩盖房的消息后,村里的老少爷们自己带着烟酒、茶饭来老李家“打工”,今天你来,明天我来,大家“轮岗不空岗”,男的帮着盖房子,女的帮着张罗饭菜。就这么着,经过十余天功夫,新房子热热闹闹地盖起来了。 “远亲不如近邻,都在一个村住,大家帮把手,把新房子建起来。看着他弟兄俩住进新房,我们打心里替他们高兴。”邻居刘好亮说道。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朴实的行动,亲情、乡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迸出了最美的火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