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德龙
到了一定年纪,他才发现,自己这辈子什么也没干成。其实,他年轻的时候,是有奋斗目标的。他曾经发誓,要做最体面的工作,要娶最漂亮的女人。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茫然无果,一事无成。 他去拜访一位智者,希望能指点迷津。 智者听了他的叙述,开口说道:“当你前眺的时候,是否忽视了回望?目标也许就在身后!” 他猜不透智者的意思。 智者侃侃而谈:“你好比熊瞎子掰苞米,掰一个,扔一个,一路掰了很多,最后却什么也没留下。其实,回顾或回望,也许更有意义。不知你注意过身边的缝隙吗?是否有扩展的空间呢?” 他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 智者继续说道:“泰戈尔说,一个人要去见上帝,上帝说,我在这里。这个人听不见,以为上帝在别处,一转身,走了,去寻找上帝了!” 他茅塞顿开,明白了智者的意思。是啊,自己错过了许多机会,看样子是脚尖朝前了,所得却微乎其微,仍在黑暗中摸索。 他发出了一声叹息。 智者盯着他的眼睛,又说:“你一路寻找风景,却一无所获。你不知道,你错过的地方,风景也是很美的。也就是说,只有少数的地方,属于你。智者话锋一转:“你没坐过尾车吧?你坐一回试试?可以发现你未曾注意到的风景。” 他决定去找找自己错过的风景。他真的去坐了一次尾车,坐在列车的尾部,观看列车向后面甩出来的风景。他发现,视角变化后,尾车的风景真是美极了,伫立在尾车的后门,欣赏那亮闪闪的铁轨,它正宛如潺潺流水,源源不断地流向远方……尾车的风景,真是赏心悦目。 尾车是看世界的另一扇窗口。他突然醒悟到,回首过去的旅途,其实是一幅弯弯的风景。 尾车,给他以关照世界的新视角。人生,不是一条永远的直线啊,为了寻找风景,我们的眼睛,却总是盯着前方。这时候,他彻底明白了智者那些话的真正含义,每个人都需要一面后视镜。 向自己学习。他暗下决心。过去,自己也曾经创造过辉煌,赢来了掌声和鲜花。人生,有必要重复自己,像画家画牡丹一样重复。 他焕发了青春,身上有了使不完的劲儿,反倒比从前显得成熟了。人们露出了惊异的目光,都夸他不但找回了自我,甚至比从前做得更好了。于是,人们为他提供了种种发展的机会,有人还把漂亮的女人介绍给他。他泪流满面。以往自己是不懂得珍惜的,漂亮的女人总是为自己所忽视,所遗漏。 他再次去见了智者。 智者告诉他:“一切都是大自然赏赐给你的,是你的,你就该得到,你绝不可以怠慢或迟疑。你只有比从前做得更出色,人们才会从心底里彻底接受你。你肯定会有变化,有升华,锦上添花,银光泄地。不然的话,人们就会对你嗤之以鼻。记住,你要经常照照镜子,看看身后的风景。” 说到这里,智者拿出一面小镜子交给他。他知道,这面小镜子,是一面后视镜。 他经常带着这面后视镜出入于各种场合,寻找灵感之光,规避各种风险。有一天,他来到了一座立交桥上。立交桥上车流不息,蝗虫般的车辆向四面八方窜去。在高速度的惯性中,几条弯路急骤地拼接在一块“七巧板”上,制造出新的迷惑。 他从后视镜里破解了这种迷惑。 这就是他。 他真正懂得了智者的苦心。作为社会自然人的他,需要反复触摸自身最敏感、最熟悉、最在行的内容。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获得基本的稳定,为了发现永远的风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