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上半年,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呈现出缓中趋稳、发展动力渐趋增强的良好势头,为做好下半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下半年,经济形势复杂性和严峻性不容低估,但机遇和挑战同在,优势和风险并存。在当前宏观环境持续偏紧形势下,要清醒认识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一方面要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保持高度警觉,充分估计经济发展的复杂性、挑战性,密切关注我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经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核心位置,进一步统一思想,综合施策,攻坚克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市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措施更加明晰,经济调控引导的政策效果持续向好,企业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有利因素和良好机遇。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快速发力,确保落实。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转型发展不动摇,坚定不移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腾笼换鸟”、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等一系列决策部署,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财政资金下拨速度,督导检查已出台扶持发展政策的落实,及时研究出台相关应对性措施。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搞好分类指导,科学调配土地、资金等资源,及时解决制约因素,力争更多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效。要着力整顿金融秩序,加快推进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培育,大力推进全社会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金融更好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大外贸创新发展力度,促进出口和对外合作稳定增长。要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积极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政策和社会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要大力推动全民创新创业,着力抓好农民、大学生等群体创新就业工作。要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审批环节、重复评估和收费,大力推行承诺制,切实提高服务效率。要全面清理企业和基层负担,严厉打击“三乱”行为,规范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要完善全社会服务企业体系,落实领导包靠和重大问题直报等制度,进一步形成理解、支持、关心和服务企业的良好格局。要强化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全市发展亮点和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坚定信心,传递正能量,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