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海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情系石门岁月深
梦回上学路上
夏日的雨滴
母亲 是这样的一个人
一把蒲扇享清凉
牵牛花的梦
我们的中国梦
回家的路
流光韶华,不过转瞬
2014年08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系石门岁月深



  ◎祝红蕾

  因为距离近,石门坊每年都去几次。十月霜降,红叶如醉,四面八方的朋友都要来石门坊,看看这幽静处的热烈。石门坊的红叶与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四川末亚罗齐名,为国内五大红叶景观之一。于世人来讲,石门坊是红色的。半面山三面谷,各种层次的红,从向阳处恣意泼洒,尽情渲染。秋天一朵慵懒的云,掠过黄昏的红叶谷,也染了羞色。看层林尽染的山,底下蕴藏着如何火一样的热情,热血一样的往事?
  通往石门坊的山边多有柿子树,树木是水浇青石的皴黑,枝干盘曲,如同顽强的手掌,从深深的泥土里托出一盏盏橘红的圆灯笼。没有多余的枝叶,就那么凭空托出,毫无虚饰的果实。透着山里人赤裸裸的质朴和实诚。
  拾级而上,山路并不陡峭,旁边黄栌、刺槐、栗子树枝叶披覆,不经意间被一根旁逸任性的枝叶挡住了视线。石门坊的树是这样的,山是这样的,一草一木都是随性而为,只做自己的。没有过多人工的修剪,没有那些精雕细刻的再造,石头草木均保持了最初的样子。世界冗杂,万事相纠,要做自己是一件多么难的事。但在石门坊,柿子长成爱长的样子,黄栌长出的却是红色的叶子,一切均自天然。白云山中过,红染只片时。这是人神初汇的时刻,也是一方半是尘世半是天上的所在——所以会有那么多的洞窟石龛。
  崇圣寺右北侧石壁有三石龛。据光绪《临朐县志》记载:“壁龛有僧骸二躯,相传元时人卧化于此,至今未朽。”右石龛,亦称“三盘炕”,凿于明朝嘉靖十五年,崇圣寺住持僧道明禅师寿堂,姓杨,脱俗来石门山隐居。今三石龛犹存。
  从崇圣寺折东而南,过“仙人桥”,有“三元洞”。洞口直径约2米。洞穴之深,至今无人测知,县志记载:明末青州知府何永清削发隐居于此。探头进去,一片漆黑,不见边际。我常想那个隐居的人,想必经历些是非功过,看破些繁华热闹。可是如何在这山中度日?
  进得石门,就是百草丰茂,山谷幽静,白云穿梭而过,其间犹如神仙洞府。有些山虽巍峨,却不给人清幽避世之感,有些树虽古老,却不给人清凉出尘之意。这世界上总有太多追赶热闹的人。
  但石门坊不是这样的。每次来石门坊,不管是漫山红遍,还是草木青翠,总有一种超凡出世远离尘嚣之感。这座山并不高,也乏惊人奇景。但却在不知名的内心深处独造了一座庙宇或仙境。藤蔓缠绕着树干,树干托举着花朵般的枝叶,石头也大多是天地所造的最初形态,树木百草以最活泼野性的姿态,纵向伸展,横向蔓延,彼此交叉盘结,互为联接,又彼此挣脱,形成了勾连不清葳蕤丰茂的植被。绿时如满山的翡翠碧玉,红时又如各色玛瑙镶嵌青黛玉白的山石间。这中间的转换,仿佛一眨眼,不确定它是上旬红了,还是周末落了。天时,在石门坊,最是反映得酣畅尽兴。万物只顺天时,顺其无所不在的“道”。
  这道,在树木的丰饶或者凋败,在庙宇的兴建或坍塌,经过时光,我们发现,事与时,总是那么微妙。崇圣寺是一座残存的古庙,时有佛乐飘扬。满山的苍翠鲜红,便如大海,颠簸着出离的心。传说崇圣寺乃逄公之庙,殷商时逄伯陵曾伐叛将杨骥于此,后人立祠祭祀。后在建与毁之间,一路波折,至唐代规模愈加宏大,一时僧侣纷集,成为佛门重地。清光绪十四年,石门坊重修记载:“自唐迄元,殿宇巍峨,廊舍连云,僧侣动以百计”。——僧侣动以百计,多么繁盛的景象,身着布衣的僧人,也在月下敲门过吗?那些虔诚的四面八方聚来的善男信女,带着如何的世间烦恼才祈福求平安?晨钟暮鼓的石门坊,也曾经王谢堂前燕。这些均已不得知了……
  因为距离近,更因为石门坊给予了另一种时空上的远。它给人回归感,寂灭感,但又是无所不在的兴盛感。这一片热烈的净土,像爱情的神圣领地;这一片寂静的桃源,像人生的另一块莽原。我喜欢慢慢拾级而上,听黄栌、栗子树各种树的叶子奏出嘈杂的天籁之声,看树叶青绿、草黄、明红,随着日光而渐变,山这边看到的单调青木之色,转过了半边山,回头再看,却是层层叠叠的丰富色彩,仿佛打翻了调色盘。
  一次我从石门坊出来,见路边几株柿子树果实累累,并无人看守,腾跳着希望能摘到最低的一串柿子——挂于室内,将是多么明亮闪烁的景致。可惜树高人矮,于是和朋友用路边的枯枝去勾。正忙得不亦乐乎,一个淳朴的花衣中年女人出现了,甚是惊慌。她说,这棵柿子太高了,不好摘,我家另有一片,可去里面尽情摘,只要别乱折枝,伤了树。在这大方的山里女人面前,好不惭愧。后来我抱着丰润的柿子,回头一看,恰好看到那落日余晖照在“晚照”二字之上,不胜光辉灿烂,如宝石送光,满腔的欢喜惊动,被风激荡,如此华美的瞬间,让我与石门坊的情缘成为内心的秘不示人的宝藏。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