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让残缺的花蕾绽放光彩 |
——记安丘市爱伦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朱淑莲 |
|
今年41岁的朱淑莲,1992年毕业于安丘市职业中专幼师专业,进入市内一家爱心幼儿园工作,一干就是八年。然而,2007年,两件事强烈触动了朱淑莲的心灵,让她下决心创办了安丘市第一所民办特殊教育学校——安丘市爱伦特殊教育学校。 这两件事,一件是朱淑莲村里的一名弱智儿童,父母相继过世,成了没有自理能力的孤儿,邻居们送去面条鸡蛋,都吃不到嘴里。另一件是一位朋友的男孩患有脑瘫,吃得多,长得胖,十几岁了还不会走路,每次上厕所都得抱着,妈妈的胳膊常常被拉伤,好几回瞒着家人把孩子放到民政局门口,又流着泪转过身背回来。多少次她向朱淑莲哭泣,要是有个特教学校接收这些孩子,该是多好啊!这两件事沉沉地压在朱淑莲的心头无法释去。 怀着对残疾孩子的怜悯之心,2007年,朱淑莲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创办了安丘市第一家民办特殊教育学校——爱伦特殊教育学校。该校主要承担着安丘市智障、脑瘫、孤独症残疾儿童的文化教育、康复训练。学校成立以后,朱淑莲吃住在学校,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感染和教育着每一个残疾孩子。朱淑莲和老师们为每个残疾孩子都建立了《儿童档案》,针对不同症状和行为表现,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一对一训练。每周一次总结评估,点滴变化细心记录。对家庭困难不能到校的孩子,开通咨询热线,免费提供康复训练指导。 朱淑莲深知,特殊教育仅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需要有过硬的教学本领。从2007年开始,她自带干粮,跑遍南京、上海、北京、青岛等地,四处拜师,八方求教。先后参加了海峡两岸感觉统合特殊教育运用培训班,取得了中国儿童康复训练师专业资格证书,2009年获取“山东省自闭症教育康复新技术”结业证;2010年获取“山东省孤独症儿童康复技术人员”结业证;2012年获取潍坊市“首届孤独症儿童教育”结业证。 朱淑莲经常告诉老师们,给他们温暖,给他们爱心,别让社会抛弃了他们,她把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传给了老师,她把爱心献给了折翼的天使们。 超超,一位9岁小男孩,妈妈智障,爸爸做劳务,日子拮据,家里几乎没炒过菜。超超刚到学校的时候,什么都不会说,大小便都不知。经过朱淑莲康复训练两个月后,学会了叫第一声爸爸。当第一次听到儿子喊自己爸爸时,饱经辛酸的父亲兴奋地围着自行车转了好几圈。现在,超超已经能自己穿衣、吃饭、自理大小便,而且学会了认数字,识图片,还能与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洋洋,一个4岁的漂亮小女孩,患有自闭症,经常自残,在家里把相框弄到地上,划得身上流血还嘻嘻笑个不停。从别的幼儿园转来的时候,见啥啃啥,指甲咬得血糊糊的。朱淑莲和老师们用自创的自闭症行为矫正技术为洋洋作康复训练。三个月后,当洋洋妈妈第一次不再用尿垫,搂着女儿睡在干爽的床铺上时,泪如泉涌,她完全没有想到女儿还能康复到这样好。 花香蝶自来。随着朱淑莲名气越来越大,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加。学校自开校至今,共康复教育训练268名残疾儿童,免费康复教育家庭困难残疾孩子76名,现已有23名转入正常学校,37名走上社会自食其力,139名实现生活自理。朱淑莲2010年被潍坊市授予“康复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被安丘市委、市政府办公室授予“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被安丘市精神文明办公室授予“感动安丘十大人物”提名奖;2013年被选为安丘市智协副主席;2013年9月被潍坊市民办教育协会评选为潍坊市优秀民办教育培训学校校长。 朱淑莲在创业的道路上始终坚持“为社会减负,为家庭分忧”的信念,不抛弃,不放弃,凭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残疾人事业的热爱,让残缺的花蕾绽放光彩。 杨宝云 孙坤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