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让非遗文化走进你我的生活
陈锡山:齐鲁书风的扛鼎人
新慈善理念:不仅是行为,更是一种文化
漫画版中国四大名著出版发行
第七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将亮相西安
西藏阿里:投资千万元建“古格文化展厅”
2014年09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非遗文化走进你我的生活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传承人展示织布机微缩模型。
  ▲台湾赛德克族织布传承人张凤英正在现场织布。
  浙江瓯塑传承人正在现场制作。
  北京绢人制作传承人滑树林的绢人作品。
  台湾传统木雕传承人李秉圭作品《二甲传胪》。



    □本报记者 陈文文/图
  9月4日下午,鲁台会重头戏海峡两岸非遗联展落下帷幕,本次展览中既有大陆古老的藏苗医药、刺绣木雕、宣纸陶瓷制作等手工艺展示,又有台湾排湾族口鼻笛、赛德克族传统织布工艺、布袋戏等两岸10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潍坊奉上了一道精彩的文化盛宴。
  本次联展以精炼的文字、精彩的演示、精选的图片和实物,传承人的现场制作表演,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精粹性以及近年来我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实践和显著成果。
五大展区精彩纷呈
  展览分为五大展区,受邀参展的96个项目来自于台湾和内地20多个省市自治区,内容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各展区通过图文、作品展示和传承人现场演示相结合的形式,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多彩面貌及传承人的精湛技艺,体现了两岸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显著成果。
  在“流彩的岁月”——传统美术展区,有来自江浙的惠山泥人、苏绣、乐清黄杨木雕、扬州玉雕;有来自巴蜀的蜀绣,西藏的唐卡,贵州的水族马尾绣;以及来自齐鲁的杨家埠木板年画、潍坊核雕、郎庄面塑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指尖的记忆”——传统技艺展区,有闻名遐迩的湖笔、徽墨、端砚、红丝砚、安徽宣纸;有巧夺天工的宜兴紫砂壶;还有景德镇瓷器、龙泉青瓷、钧瓷、醴陵釉下五彩瓷等价值珍贵的名瓷参展,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在“奇妙的医术”——传统医药展区,同仁堂、宏济堂、潘高寿、陈李济等传统医药文化的老字号齐聚一堂;东阿阿胶、保滋堂保婴丹等传统中医药的制作技艺各显神通;苗药、藏药等少数民族的医术医药,显示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博大精深。
  “巧艺风华”——台湾非遗文化馆的参展项目代表了中华文化在台湾的有序传承。古典布袋戏偶衣饰盔帽道具制作技术、漆工艺、锡工艺、传统木雕、竹编工艺、缠花工艺、赛德克族传统织布工艺、中国结等各具文化特色。在参展的技艺大师中,有3位80岁以上的老艺人(最高龄者92周岁),他们不远千里前来为观众做精湛的技艺展演,为两岸文化传承不遗余力,令人顿生敬意。
  “永远的家园”——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主题展厅是本次活动的东道主山东省潍坊市为展示保护区建设成果而搭建的特色展厅,突出介绍了具有半岛型复合性特点的潍水文化,着意展示了保护区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潍坊民间艺术。
传承人交流切磋的盛会
  记者在对传承人的采访中感受到,各地非遗传承人在政府以及社会组织的各类展览交流活动中,相互交流,切磋技艺,了解到了全国以及世界艺术品交易动向,于是他们逐步拥有了国际视野与眼光,传承人的思路也开始转换,在既能满足市场要求,又能保持非遗文化传统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在联展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会长张美芳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特别的刺绣,作品主体是红色线条向四周迸发的美丽图案,极具张力,打破了传统苏绣的图案和手法。张美芳介绍,这幅苏绣作品的名字叫做《金核子对撞科学图像》,再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所描绘的物理实验图像。除此之外,她还创造性运用传统针法对吴冠中先生的彩墨画、常沙娜设计的《敦煌藻井》、国外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等进行了第二次艺术创作,收到了艺术与市场的双丰收。
  张美芳谈到创新时说到:“传承人必须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向技艺的文化深度发展,把自己擅长的材料特长发挥出来,例如拿刺绣重现梵高的作品,必须吃透大师的艺术语言,用针线将他画画的笔触和纹理再现出来,那么完成的作品才会生动,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张美芳在会展上与我市的刺绣艺术家交流时,非常喜欢老潍县的双线绣法,“我希望潍坊的传承人们能保持地方工艺特色,在创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潍坊刺绣的文化基因。”张美芳说。
活态传承再现非遗魅力
  传统文化技艺是一种活态文化,延续和发展最根本的方法还是传承和传播。因此,还需寻找到跟现代的衔接点,让传统文艺与现代人生活产生共鸣。因此,本次展览以“活态传承”为核心理念,通过传承人现场演示各自掌握的绝技,凸现出“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延续中的重要意义。
  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传承人都带着自己的儿女或徒弟前来参展,新一代的传承人的创新意识为传统技艺带来了活力。记者在台湾布袋戏展区见到了两位“80”和“90”后传承人,他们与其他传承人一起组建了掌上剧团,一边学艺一边巡演,在当地学校与社区内普及布袋戏,受到民众的欢迎。
  近几年来,我市充分挖掘当地的非遗资源,利用非遗传习所展示极具特色的非遗、文化传统。今年在评选命名首批50个市级非遗传习所的基础上,规划建设20个规范化非遗项目综合性传习中心。非遗传习所不仅为街道社区提供素材、增添亮点,也丰富和提升了市民生活的文化内涵。另外,也提高了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有效解决了非遗保护缺乏活动和展示空间、“不接地气”的困境。同时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开展了非遗进校园和非遗高职教育,在市技师学院开设潍坊核雕、年画、风筝、嵌银髹漆4个非遗职业教育试点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