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商务之窗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商务之窗
 
标题导航
我市深化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建设水平
区域化管理结硕果 示范区建设展精彩
我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六大体系
2014年12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完善体制机制 ◆严格规范管理
我市深化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建设水平
  8月1日,上半年全省商务形势分析会暨创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工作会议在潍坊举行。与会领导对我市按照“以标准为核心,以规模为基础,以品牌为引领,以监管为保障”的思路,加快推广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标准化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经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图为会议现场。              记者潘来奎 通讯员王军摄



  自2007年,我市探索以区域化管理为核心的安丘出口农产品示范区建设以来,示范区建设不断发展。目前,全市8个县市均已建成“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其中安丘、诸城、寿光、高密、青州5市被授予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013年我市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称号。
完善领导机制
  我市是农业大市,也是农产品出口大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历来非常重视。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建立了由市商务、检验检疫、农业、畜牧、工商、财政、质检等部门参加的工作机制,统筹示范市建设工作,明确“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企业实施”的工作总体思路。先后两次召开了“全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现场会,推广安丘经验。二是制定措施意见。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潍坊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意见》、《潍坊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建设工作方案》,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要求、工作措施、时间进度和部门责任,整合政府和社会力量,集中农业发展资源,增强财力和人力支持,重点推进,稳步实施。三是强化政策支撑。市里加大年度扶持外经贸发展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创建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支持建立出口农产品公共服务平台,对获得省市级基地称号、建设农产品公共检测平台的,分别给予10万元和5万元的奖励。
建立标准体系
  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建设,我市把实施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完善全面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作为工作重点。一是制定规范标准。出台了《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制定了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业化学品投入、质量安全追溯、监控评估预警、企业诚信建设和多元国际市场“六大体系”,其中农业化学投入品监管体系,受到省农业厅和农业部的肯定,2010年以来,全省农药经营备案及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推广会议、农业部农药备案经营推广会议先后在我市召开。去年,商务部还在诸城举办了全国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培育工作经验交流及宣传活动。目前,我市已建立起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主体,300多项地方技术规范为补充的农业标准体系。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为确保农产品质量标准落实到位,我市不断加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投入,近三年来,全市投入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资金达28.6亿元,主要用于出口农产品标准制订推广、示范园区建设、基础设施投入、质量安全监测、追溯体系建立等。三是提高人员素质。为强化技术指导,规范种植养殖,严格标准规范,保证产品质量,自示范区建设以来,我市共举办各类出口农产品标准化技术培训班达500多期,受训人数达50多万人次,通过培训提升了示范区相关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整体水平,为示范市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持。
严格规范管理
  为确保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建设扎实、富有成效,采取了严格示范区监督管理、严控农业化学品投入、严把出口农产品质量关“三严”措施。一是建立管控体系,整合农业、畜牧、工商、食品药品、质监等部门行政执法职能,建立部门执法联动机制,形成市、县、乡多层食品安全管控体系。二是严格化学品投入管理,市政府先后印发了《潍坊市高毒剧毒农药管理办法》、《关于开展农药经营使用集中整治行动的通知》等,对农用化学品的采购储运、销售使用,实行登记备案,严格控制管理。对生产、流通、使用高剧毒违禁农、兽药的企业或个人,严打整治,从源头加以管制。三是加强质量监管,强化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手段,不断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全市建设完善高标准农产品质量检测室63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643人,投资设备设施3.2亿元。
促进创新发展
  我市注重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推动科学发展,持续发展,有效发展,重点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示范区建设与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相结合。以出口农产品示范区建设带动外贸基地转型升级,推动出口农产品升级换代,实现升值增值。以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促进示范区不断完善,增强发展能力。目前,全市8个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了5个农产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二是示范区建设与肉菜流通质量追溯体系相结合。我市作为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市,试点中既突出农产品内贸流通企业,又重视外贸出口企业,出台了《潍坊市肉类蔬菜流通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方案》,以出口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动内销农产品上档升级,全市首批试点企业中,出口示范区农产品企业占30%以上。三是示范区建设与“一个标准,两个市场”相结合。“推行国际标准、统筹两个市场”,突出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品牌,推进出口示范区农产品与超市“区超对接”,市里先后组织了沃尔玛亚洲生鲜采购中心农产品订货会、潍坊——青岛蔬菜产销及质量安全战略合作会议、潍坊——青岛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多次全市“农超对接”会,推动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辟国内高端市场。培育了“鲁丰”面粉、“三通营养”豆腐、“宏大”生姜等出口农产品品牌,深受国内消费者欢迎。
示范效果凸显
  建设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从根本上保证了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了我市食品农产品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打破了国际贸易壁垒、扩大了农产品食品出口,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保持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出口农产品合格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我市5个国家级示范区食品农产品出口1.85亿美元,增长11.6%,比同期全市食品农产品出口增幅高出9个百分点。出口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由示范市建设前的96.81%提高到99.83%。
  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实现了农民增收。示范区建设,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业效率,降低农业管理成本,形成一条“种植——生产——加工——外销”的完整产业链条,形成了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等大型全国性集散市场,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区农民年人均增收3000元至5000元。
  培育了农产品品牌,促进了出口增长。2011年至2013年全市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5.4%、2.6%和1.5%。培育出了一批出口品牌,打破了国外贸易壁垒,扩大了对日、美出口,我市出口保鲜大葱占日本进口市场的70%,输美菠菜占山东对美菠菜出口的60%以上。
  推进了农产品现代流通,加快了农产品物流。出口农产品示范市建设,促进了冷链物流快速发展,全市总储存能力达286万吨,储存能力1万吨以上企业56家。建设了“中国食品谷”、中凯物流园等一批大型食品农产品流通骨干企业。
  促进了农业科学发展,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市示范区发展到301.5万亩,各类种植、养殖标准化基地475个,实施科学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变农业粗放经营为基地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
      记者潘来奎 通讯员隋木荣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