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商务之窗
 
标题导航
◎李学勤
点燃公共文化服务的“星星之火”
用民意向“怪建筑”说“不”
2014年12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燃公共文化服务的“星星之火”



  □本报记者 陈文
  “我以前很少能看到现场演出,一年到头也看不了几场,见不到几次展览,辅导课更别提了,这次现场感受了一下,很精彩,原来电视之外的现场节目这么好看。”今年的市民艺术节上,家住潍城区双合小区的李大爷这样对记者说。
  新世纪艺术团负责人张会军说:“其实在潍坊各个县市区,聚集了很多有热心、有特长、有绝活的文化能人,只是苦于没有展演展示平台,缺乏演出设施和发展规划,所以大部分时间只能‘自娱自乐’。”
  “艺术馆受场馆所限,在过去往往是被动服务、被动作为,经常是有几间教室就办几个班,来几个人就教几个人,也不敢过于宣传,怕‘人满为患’。”市艺术馆馆长邱兆锋说。为了解决这种状况,从2011年起,市艺术馆举办了“曲艺进校园”、“先进文化进大墙”、“非遗进校园”等活动,用上门服务方式替代原来的被动服务模式。
  为了更好地满足基层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激活公共文化服务基层“末梢”,市艺术馆于年初研究制定了《潍坊市艺术馆群众文化基层辅导工作制度》(以下简称《制度》),以弥补公共文化阵地服务能力有限的短板,化被动为主动,看似只是一纸制度,但这团文化的“星星之火”已点燃了众多文艺团体和基层社区的参与热情,得到了社会极为广泛的响应和支持。
  钟秀剧社是我市较为活跃的京剧演出团体,自2009年成立以来,它拥有一部分较为固定、热爱京剧艺术的社员和票友,经常在虞河边的鸢都大舞台自费演出排练。《制度》出台后,得到了以钟秀剧社为代表的多家演出团体支持,并表示希望成为首批群众文化基层示范点。
  市艺术馆对提出申请的团体进行实地调研和综合评价,依据评定结果和群众反响,严格按照群众文化基层示范点建设标准从中遴选出5—10家进行授牌。此后实行总量控制,按每年10—20%的数量增加或淘汰,最多不超过15个。目前,已有钟秀剧社、知心大姐青春艺术团、众乐社、鸣春曲艺社、阳光艺术团、兴鸢艺术团、惠妮培训学校、军休干部管理中心艺术团、“飞扬”合唱艺术团等20多家文艺团体自愿递交了“群众文化基层示范点”申请表,这些文艺团体各具特色,艺术特长涉及舞蹈、曲艺、京剧、音乐等各个门类。
  授牌后的群众文化基层示范点,将由艺术馆与其签订具有明确权利义务的合作协议书,其团队负责人和全体成员将自动成为辅导员、志愿者,参与《制度》的实施与执行。合作协议约定每个示范点除组织好内部排练外,还必须到基层社区和艺术馆指定的联系点开展辅导活动,年均不少于40次,每月在人民广场、风筝广场、东苑公园等人群聚集场所无偿演出1次。市艺术馆则按规范程序采购一批简易演出设施设备、服装道具,在保证产权不变的前提下,移交给各示范点管理使用。
  以“飞扬”合唱团为例,该团成立至今仅两年时间,现在已成为我市最专业的合唱团体,拥有钢琴、录音、合成等专业音乐设备,在“两岸同根”合唱音乐会上获团体银奖和特别贡献奖。通过这种演艺设备扶持、高层次艺术培训、排练创作资助、演出服务购买等方式,以激发和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
  市艺术馆馆长邱兆锋告诉记者,我市将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市域内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社会文艺团体都成为具有组织协调辅导能力、传播先进文化、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窗口,都有对口辅导的社区、单位和村居。
  如何保持一个地区的文化活动的经常性和活跃性,光靠“送文化”显然不行。目前我市在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在探索订单式的“送文化”。社会群众可“订单式”自主选择授课老师、培训内容、服务时间等,我们根据“订单”内容,打破地域、专业和团队限制,调剂、指派辅导老师上门开展培训服务、指导组织文化活动,群众爱听什么就办什么讲座,群众爱跳什么舞就办什么培训班,谁讲的好就让谁授课。
  例如,奎文区北王社区的居民喜欢听相声,周六晚上人员比较集中,在发出“订单”后,市艺术馆立即组织位于潍城区的众乐社上门开展了公益专场曲艺演出,又安排馆里的专职干部指导排练了一周的曲艺、舞蹈节目,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为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素质,我市定期开展各类辅导培训,让这些活跃在基层的文化力量不断壮大。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