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京迎来国家公祭日 |
|

|
|
12月13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纪念日,当天首个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我国缘何以国之名高规格祭奠死难者?专家学者认为,举行国家公祭,体现了悼念逝者、尊重生命,牢记历史、祈望和平,凝聚力量、走向复兴等多重内涵。 77年前,南京城破,30万同胞惨遭杀戮,血腥屠杀震惊世界。然而,一直以来,国家层面缺少一个集中祭奠平民死难者的纪念日,这与我国二战战胜国的地位不符,也不符合国际惯例。举国公祭,表明了整个民族铭记历史的决心,更反映了对生命的尊重。 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专家表示,在当前世界兴起反思战争、珍爱和平的热潮中,我国高规格举行国家公祭,也在向国际社会传递和平理念,经历了苦痛灾难的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祈望和平。 南京大屠杀是我国近代史上最为沉重的教材,“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应铭刻在民族集体记忆中。专家表示,以国之名悼念逝者,将进一步凝聚全民族奋发向上的力量,众志成城走向民族复兴。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