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迈赫机器人自主创新结硕果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突破30%
去年全市新增注册资本622亿元
全市工业经济研讨会议召开
坚持创新要实 服务转型发展切实发挥高新区创新引领带动作用
寓教于乐弘扬传统文化
政治读本
正风肃纪锻造作风新常态
2015年01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风肃纪锻造作风新常态
——我市纪检监察机关纠正“四风”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综述



  □本报记者 孙克义
  通讯员 王怀瑞 范华

  坊子区体育局局长杨坤年公款旅游,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免职;昌乐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张世明、执行局局长姚忠、执行二庭庭长张满良公车私用、接受他人宴请,分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和党内警告处分;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岞山管理所张代功工作日中午饮酒,给予行政警告处分;青州市经济开发区范王村党支部书记刘世民违规操办孙女“百岁宴”,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打开市纪委监察局网站,一批批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十分抢眼。这是市纪委、监察局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突出主责主业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之以恒地抓好正风肃纪,查处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了一大批典型案件。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狠抓作风建设,对‘四风’问题毫不留情、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已成为常态,老百姓也切实感受到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转变。”看了近期市纪委在《潍坊日报》头版通报的一批案件后,家住寒亭区蝶园小区的退休干部朱清芝深有感触地说。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纠正“四风”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保持工作力度、高压态势、从严要求和曝光频率,以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揪住问题不松手
  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市民王女士带孩子游览白浪绿洲湿地公园后来到游客服务中心就餐,花了不到20元,两人就吃得暖和又开心。很难想象,这里原来是一处高档会所,仅开门费就高达380元。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年初会所被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原来的高端餐饮也被调整为大众消费场所。
  会所的适时“转型”,是我市大力整治公款消费的重要成果。去年初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市委以整治突出问题开局亮相,集中开展了以清房、清车、清股、清兼职、清公款消费为主要内容的“五项清理”活动。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勇于担当,走上“五项清理”前台,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违纪违法案件,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决不姑息迁就。活动开展以来,共查纠超标准使用办公用房问题25个,违规配备使用公车问题205个,违规投资入股和兼职取酬问题155个,立查违纪违法案件81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2人。
  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在落实市委专项整治任务的基础上,认真查找梳理本地突出问题,广泛开展“5+X”专项整治,确定了多个“自选动作”,主动揭短亮丑,解决本地突出问题。重拳整治下,“四风”顽疾得到有效遏制,党员干部风气悄然改变。         
 
紧抓节点不放松
  节假日是“四风”问题容易反弹回潮的重要时间节点。只有抓住这些关键节点,及时整治突出问题,才能积小胜为大胜。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抓住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重申作风建设有关要求,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站等及时宣传报道,营造纠治“四风”的浓厚氛围。同时,建立“四风”问题线索集中管理台账,确保对线索来源、基本案情、查处情况、通报情况等做到情况明、数字准。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方式,高密度、多频次、快节奏重拳出击。整合财政、审计、安监、工商等部门人员,组成多个明察暗访小组,针对公款消费、公款旅游、婚嫁大操大办、工作纪律松弛、安全生产监管、中介服务市场秩序等问题开展集中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不留情面点名道姓通报曝光。201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公款旅游、公款大吃大喝、利用婚嫁喜庆事宜借机敛财等问题346个,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70人。在《潍坊日报》、潍坊电视台通报曝光典型案件和问题20批、106起,县市区在当地新闻媒体通报曝光典型案件和问题30批、370多起。
社会监督不间断
  每周一至周五早上8:00,打开潍坊人民广播电台调频FM100.2,我们就会听到“行风在线”节目中政府部门与群众的互动交流。群众有什么问题,一个电话拨打“行风在线”,上线部门的工作人员就会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依靠群众的参与支持,是纪检监察机关纠治“四风”的重要思路。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与广播电视台共同开办了“行风在线”广播栏目和“行风面对面”、“正风肃纪进行时”等电视栏目,现场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还开通了“民生在线”、“政风行风热线”等网络平台,组织特邀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对相关部门纠正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情况进行评议,评议不过关的,责令有关部门整改。这些载体的建立,畅通了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渠道,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与此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通过公益广告、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载体和渠道公布作风问题举报电话和网址,并借势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使广大基层群众成为纪检监察机关的“眼睛”,盯紧、盯牢、盯死“四风”问题。去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征地拆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低保救助、城市供热等方面群众反映的线索,查处问题214个,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7人。针对干部工作纪律松弛问题,围绕违规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影视等方面群众反映的线索,查纠工作纪律松弛问题636个,处理责任人763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62人。
  去年底,我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有关工作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群众对干部作风满意指数较2013年又有新的提升。
建章立制不停顿
  在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记者看到了一项刚刚出台的新规,就是《关于落实改进作风各项规定的监督检查暂行办法》。该办法对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对象、主要内容、方式方法以及处理方式作出了明确规定,为纪检监察机关纠治“四风”、形成长效机制提供了有力指导。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如何防止“四风”反弹,不仅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也是纪检监察机关整天琢磨的重点。只有把“制度的笼子”织紧织密,才能从源头上铲除滋生不良作风的土壤和条件。去年以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标本兼治,一直将建章立制贯穿于纠治“四风”的始终。
  健全廉政谈话制度,针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受理信访举报和专项治理发现的问题,约谈41名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完善述廉制度,组织全市138名镇街主要负责人向县市区纪委全委会述廉,全面开展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向同级纪委全委会述廉工作,使党员干部作风在更大范围内接受监督。
  与此同时,改进文风会风、治理吃拿卡要、清理规范党政机关干部兼职、规范公务接待和公车配备使用管理……一系列制度、细则的出台,为纠正作风明确了方向,也为作风建设扎紧了篱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