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怎么干 群众说了算 |
我市围绕群众教育需求着力解决最现实利益问题 |
|
一年8场听证会,522位利益相关者对教育改革发展出谋划策,教育工作怎么干,让群众说了算;家长反映农村学校缺少音乐教师,马上开展调研,作为惠民实事推进落实,引进621名音体美专业老师;在全国率先拉出安全清单,方便学校一目了然查摆隐患……老百姓想什么、盼什么,教育工作就做什么,成为一种新常态。去年以来,我市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适应转方式需要,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教育事业呈现出城乡均衡发展、学生负担较轻、教学质量较高的良好态势。 办好每一所学校 着眼改善办学条件,我市将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市区学校建设提升工程列为市政府2014年为民办好的25件民生实事之一推进落实。市区学校建设提升工程完成投资9.53亿元,在中心城区开工建设81(已竣工58所)所学校,新建改造校舍65万平方米,新增、提升学位36643人。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1.64亿元,改造校舍面积99万平方米,改造食堂餐厅54个,改造旱厕225个,到2015年,我市将基本消除2000年以前建成的结构缺陷校舍,消除旱厕,改造食堂餐厅,改善学生就餐条件。 着眼提升市区,市政府出台《市区学校建设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计划投入资金15亿元,重点建设34所学校,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将得到显著缓解,就近入学、就近上好学的目标逐步实现。 让每位学生都出彩 坚持开门搞改革,各项改革举措都经民意听证,主动倾听民意、汇集民智,走好群众路线,教育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活力和智慧充分迸发,教好每一位学生成为自觉追求。去年9月,市委、市政府印发深化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意见,把教育改革作为“一号工程”来推动。11月,省政府专门在我市召开现场会,专题推介潍坊5个方面的经验做法。据省教育厅检测显示,我市中小学课业负担比全省平均轻7.97%,连续三年全省最轻;学生体育中考及格率达到97.31%,体质健康明显改善;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8项,占全省50%,实现了“五连冠”;科技创新大赛成绩连续11年位居全国地市级之首;我市普通高考连续13年以较大优势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不断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和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增强广大校长、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2014年全市引进新教师1802名,其中镇街及以下农村学校1332名。核增农村学校机动编制1886名,为608所农村小学每校引进1名音体美专业教师。建立覆盖全市8.9万名中小学教师的师德考评制度,针对教师师德问题的投诉数量比上年下降25%。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起点公平是最重要的公平。我市通过建立起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资助救助体系,去年发放各项奖助学金1.34亿元,受助学生超过20万人;为10160名学生发放助学贷款6346万元,高标准实现助学“全覆盖”和“应助尽助”。完善优化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保障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00%就近接受义务教育。 市政府出台《潍坊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孤残儿童教育培养水平不断提高。与新东方科技教育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投资1500万元开发“潍坊市亲子共成长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家长课程的专业化和网络化。举办第四届“家庭教育农村行”活动,为全市8万余名农村家长免费举办146场高水平的家庭教育报告。建立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开展查封关闭“黑网吧”等专项治理,净化青少年成长外部环境。我市已有9个县市区被国家认定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总数居全省首位。 记 者刘名顺 通讯员井光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