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创业扮靓人生 奋斗成就梦想
关于潍坊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关于潍坊市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2015年03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潍坊市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2015年2月27日在潍坊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潍坊市财政局



  一、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301789万元,占预算的100%,增长12.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77579万元,占预算的101.8%,增长6.8%。市级(含市本级和市属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8413万元,占预算的102.6%,增长1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49241万元,占预算的101.2%,增长7.2%。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8297万元,占预算的104%,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4290万元,占预算的100.1%,增长6.1%。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市公共财政预算累计结余4606万元,其中,市本级结余1896万元。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687433万元,占预算的94.8%,下降6.3%;政府性基金支出3798765万元,占预算的94.4%,下降7.5%。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205万元,占预算的101.3%,增长2.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805万元,占预算的320%,增长102.8%。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849752万元,占预算的102.6%,增长10%;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646157万元,占预算的105.2%,增长16.8%。
  (一)支出结构更加优化,围绕改善居民生活,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全市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文化体育、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完成317.1亿元,增长1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0.1%,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有量化标准的保障项目全部达到或高于省均水平,市政府承诺的25件为民实事全面落实。
  (二)营商环境继续优化,依托改革创新引擎,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落实出口退税等税式支出142亿元,“营改增”试点累计减轻企业负担超过10亿元。深化产业专项资金改革,整合专项资金充实市级政府性引导基金,累计通过股权、债权投资等方式投入100亿元以上,支持了67个重点园区或项目建设。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建设;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11.4亿元,支持3.7万人自主创业就业。
  (三)财税改革全面深化,依靠机制体制创新,加快健全完善财政管理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和指导目录。压减市直部门一般性经费预算5%,清理盘活历年结余结转资金3.8亿元,统筹用于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全市各级部门“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减少4500万元。扩大预算公开范围,梳理公开民生政策,根据清华大学发布的《2014年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我市财政透明度居全国第9、全省第1位。
  二、2015年预算安排的原则
  预算安排坚持依法理财、资源统筹、厉行节约、绩效管理的原则,突出保障4个方面。
  (一)民生保障。坚持发展红利主要用于民生,进一步扩大民生政策覆盖范围,确保有量化标准的保障项目全面达到或超过省均水平。落实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强农惠农等民生政策,提高各类政府保障标准;推进养老保险制度体制并轨、城乡统一,努力实现制度公平;将进城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等常住人口纳入保障范围,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贴近居民需求,切实保障好事关群众健康的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等支出,兜住民生底线。
  (二)公共服务。围绕城市转型发展,着力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重点支持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引进高端优质医疗机构、改善社区服务功能、畅通道路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公共文体设施免费开放,以及空气、水环境治理和循环经济建设等项目。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支持完善农村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推动农村公共文化等公益事业发展,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模式,为城乡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公共服务。
  (三)创新创业。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投入,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持培育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团队,为创新驱动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运营,为创业者提供一流的服务平台和环境;积极发展再担保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新型金融业态,缓解融资难题;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创业补助等扶持政策,培育和繁荣草根经济。
  (四)改革开放。对事关群众利益、符合发展方向的改革支出主动买单。市本级对下专项转移支付压减50%以上,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继续深化产业类专项资金改革,撬动金融社会资本投入实体经济。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快开放型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消化存量产能;支持完善港口、机场等口岸开放功能,开展城市品牌国际化立体营销,增强区域经济合作影响力。
  三、2015年预算草案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471亿元,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62亿元,增长6.5%。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2521万元,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18890万元,增长6.1%。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350万元,增长13.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7750万元,增长6%。
  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058744万元,下降20.6%;政府性基金支出1059272万元,下降22.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84016万元,下降22.3%;政府性基金支出174246万元,下降33.2%。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74万元,增长22.3%。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474万元,下降61.3%。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2055389万元,增长11.1%;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883577万元,增长14.4%。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市本级综合财力共计194亿元,剔除人员经费和正常运转性支出32.8亿元,安排政策和重点项目支出161.2亿元,主要用于10个方面:
  ——教育方面15.5亿元,主要用于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完善教育保障体系,城乡学校建设改造,支持国家级职业教育实验区和滨海科教园区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其中,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再提高40元,贫困寄宿生资助覆盖面扩大到15%;中职和高中助学金由每生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引入社会资本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新增高中学位2000个、初中学位1000个;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改造校舍面积50万平方米,改建水冲式厕所177个、食堂餐厅44个;通过PPP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支持中心城区新建24所、改扩建10所高质量中小学校。
  ——医疗卫生方面22.4亿元,主要用于基本医疗保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引进高端医疗资源,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其中,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由每人每年35元提高到40元;支持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新生儿4种遗传代谢病筛查,以及农村适龄妇女“两癌”检查;通过PPP模式引进优质社会资本办医,打造高端品牌医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支持创建国家食品药品安全试点城市。
  ——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24.7亿元,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特殊群体生活补助、抚恤救济,创业就业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引进等。其中,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85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不低于2700元提高到2900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不低于450元提高到500元;农村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5400元和4000元;对符合条件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提升改造97处敬老院设施,推行殡葬公益化改革;支持创业孵化器运营,对新成立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给予创业和岗位开发补贴,鼓励创业就业。
  ——支农惠农方面27.6亿元,主要用于落实惠农补贴政策,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以及城区调水抗旱工程建设,实施“两河”开发战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等。其中,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和库区移民等惠农补贴9.3亿元;支持引黄入白、引黄入峡、南水北调、城区抗旱应急调水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支持农业节水设施建设,推进田水路林综合开发利用,新增耕地面积4904亩;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年投资规划;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发证,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服务网络,引导更多金融社会资本进入农村。
  ——文化体育方面5.2亿元,主要用于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支持文化事业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升级,推动全民健身,做好城市文化宣传等。其中,支持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免费开放;实施文化产业“111工程”,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支持传统文化产业升级;支持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及运动器材购置;新建20处乡镇图书馆,完成“3年为62个建制镇各建成一处公共图书馆”目标。
  ——产业转型方面18.1亿元,主要用于科技创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培育,城市产业更新,以及扩大对外开放等。其中,4亿元重点注入政府引导基金,运用金融手段扶持产业发展;3.5亿元作为滨海发展引导资金,支持滨海区重点产业项目及科教园区建设;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实施招院引所合作,加大科技创新奖励;支持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农产品电商平台等综合平台建设,新增科技孵化器面积30万平方米;落实“金融创新33条”政策,支持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引导金融贷款向小微企业、三农领域投放。
  ——生态环保方面5.5亿元,用于实施“386”环保行动,以及大气治理、污水处理、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加快建设生态美丽城市。其中,发放黄标车提前淘汰以及环保改造补贴6300万元;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完成中心城区20吨以下燃煤锅炉拆除改造;支持建立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
  ——城市建设和维护方面29.7亿元,主要用于道路和公共设施建设维护,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改造老旧小区,推进口岸开放以及落实土地拆迁补偿政策等。其中,支持购置400台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打造绿色低价公交系统;支持白浪河、虞河等市民公共娱乐休闲场所和城市主要功能体运营管理;支持机场空运口岸对外开放,增加新航线;提升140个相对落后社区服务设施,改造13个老旧小区(约1万户);实施“四通一治”工程,方便居民安全出行。
  ——其他方面10.4亿元。主要是预留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等政策资金,支付地方债利息,落实对口支援西藏、新疆等地区政策等。
  ——预备费2.1亿元。用于落实年中新出台民生政策以及应急性支出。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