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文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针对连续两年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向李克强总理提问,李克强总理建议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此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同时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同时李克强总理也明确表示对目前阅读状况的担忧,并坦承我国民众年人均阅读量还不到有些国家的十分之一。 提倡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正受到国家层面和普通群众的重视,这也让人联想到我们的城市阅读氛围营造中的问题。上月,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结果揭晓,我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创建文明城市的成功,与市民素质的全面提升不可分割,而市民素质的提升又与读书密不可分。因此,要让“文明城市”继续焕发光彩,还有许多复杂细致的工作去做。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明白阅读的重要性,但或许我们却与真正的阅读渐行渐远。刷微博、微信让城市人每天丧失了很多看书的机会和动力,日新月异的技术蚕食着现代人的读书氛围。改变这种快餐式的文化氛围,重新让读书文化浓郁起来,靠的就是细节的渗透,而让阅读真正变成“悦读”,绝非易事。首先图书价格要亲民,图书馆的覆盖范围要合理,图书资源要丰富,服务要贴心;相关文化部门也要优化全民阅读的环境,采取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更多的市民追求读书时尚、享受阅读生活、充实阅读人生。 令人鼓舞的是,书香的春风正在浸润着我们的城市,一直以来,潍坊都具有相当浓厚的读书和文化氛围,不管是之前的“十大书香家庭评选”、“流动图书馆”、各级镇图书馆建设、我市首家出版社的成立,还是正在成熟的图书自助借阅系统,以及各县市区围绕即将到来的“世界读书日”组织的读书节、朗诵会等,这些措施,都增强了读者与阅读行为的黏合度,成为打通全民阅读最后屏障的有益尝试。 我们看似忙碌,或喧嚣或孤独,唯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还好有书籍,能为我们开视野,扩心胸,洗疲惫,明心性。让我们在这个葱茏春天舒展自己的身心,沉淀心绪,读一本书,做一次灵魂的仕游,从“阅读”的此岸摆渡到“悦读”的彼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