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撒文明的“种子” |
——梁锡明义务丰富乡亲文化生活的故事 |
|
□本报记者 贺德良 通讯员 郑光明 现年65周岁的高密市汇宝矿石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梁锡明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自学生时代就爱好文艺,闲暇时爱吹吹横笛,翻翻文艺刊物。踏上社会后又学会了拉二胡、京胡,生活得充实而乐呵。后来,他创办企业,当上了老板。不管处于什么角色,读书是他不懈的追求,文艺是他的最爱,丝竹管弦各类乐器,他样样涉猎。他家里,办公室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乐器和书籍,可谓“书香门第,音乐之家”。最值得赞誉的是,他充分发挥自己对文艺的爱好,构建和谐企业,惠及家乡父老。 梁锡明常说,人得有点儿高雅的爱好,否则人生就太晦暗了。当看到有些职工在业余时间甩扑克玩钱时,他觉得自己有责任用先进的理念来教育职工,以高雅的文化来熏陶职工。他认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家,不仅要对职工的八小时之内负责,还要对他们的八小时之外负责。2008年,他从中央党校进修归来,便树起了用国学来管理企业的大旗,决定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职工心灵。他经常教育职工,在家要孝敬父母,爱妻亲子;在外要和睦相处,平等友爱;职工与老板不是雇佣被雇佣的关系,而是兄弟关系,情同手足。他说:“企业只有培养出合格的员工,员工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健康的文艺活动最易感染人,是最通俗、最有效的教化手段。当年,他投资近十万元,建起职工文体活动室,购进横笛、葫芦丝、二胡、电子琴、扬琴、高档音响、跑步机和大量的音乐碟片等,订购了许多报刊杂志和书籍,工作之余就带领职工到活动室或亮亮嗓子,或动动筋骨,或练练乐器,或读读书报。而此时的他,是领队,更是教练,带头吹拉弹唱,手把手地教职工学练乐器;跟职工一起读书报,一起交流阅读体会。在他的带动下,职工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很多职工还学会了一两种乐器,大家只要一有空就往活动室跑。在高雅文化的陶冶下,职工的精神追求逐渐提高,争做社会文明人、争当企业好职工已成为大家的一种自觉行动。梁锡明由一个农民蝶变为一名企业家,他的企业由一个小企业发展为当地一家规模企业,获得高密市和谐企业、高密市优秀民营企业等多项荣誉,他本人被授予潍坊市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追求一种高尚,收获一种文明。”这是他用文艺管理企业悟出的一个道理。 近年来,柴沟镇“慧星艺术团”经常走社区、进村庄进行无偿巡演,被广大群众誉为“传递快乐的戏班子”。这个戏班子就是由梁锡明自任团长、自发组建的一个“草根剧团”。他将自己对文艺的爱好,热忱地播撒给本地群众。看过剧团演出的相家庄村村民高兴地说,“演员演唱得不孬,把戏送到家门口,还不要钱,挺高尚的。”村党支部书记王桂喜说:“他们无偿演出,给村民带来文化享受,大家都很感激他们。”每逢九九重阳节等节日,剧团就到敬老院进行演出,慰问生活在这里的五保老人。悠扬的乐曲伴着激情的演唱,经常引得老人们喜笑颜开。梁锡明说:“乡亲们现在的物质生活好了,俺为他们活跃一下精神文化生活是应该的。”这个“草根剧团”共有20多名骨干成员,他们的戏服、乐器、幕布、道具等,都是由梁锡明等人自己置办的,演员们都是义务演出,没有报酬。这种热情和动力来自哪里?用剧团成员邱法福和张承宗的话说,他们不图别的,图的就是跟着梁锡明寻找快乐,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行进潍坊 精彩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