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海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人间美味是亲情
难忘那只“丑”风筝
校中访友
鸢都春色
春天的山村
趴在春天的肩头
又见春风燕归来
童心在,人不老
2015年04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那只“丑”风筝



  ◎王春玲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唱着这首熟悉的歌,我和儿子来到广场上放风筝。仰望天空中绚丽的风筝,我却想起了一只“丑”风筝。
  我出生在一个很偏远的小村子,那个时代很多人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而父亲却处处宠着我,母亲就常常数落他:“看你把个丫头惯的!”父亲总是笑着说:“我再惯她也没有什么给她啊!”其实,他只是个农民,也确实给不了我荣华富贵,可他总是尽力满足我的要求。
  刚上小学的时候,我在语文课本上读到了春天放风筝,回家缠着父亲要,父亲也没见过真的风筝,他就凭着道听途说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想象为我做风筝。在那个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扎制风筝的材料也不好找,他就小心翼翼地用刀把筷子削成竹篾,再扎成“八卦”的形状,然后在外面糊上从邻居家找来的旧报纸。父亲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劳作,扎风筝毕竟不是他熟悉的活儿,失败了,不得不一遍一遍地从头再来。最后,家里的筷子竟然所剩无几了。吃饭的时候,母亲把父亲大骂一通,他也只是嘻嘻地笑。
  在春草泛绿的田野里,父亲做的那只风筝终于飞上了天,那应该是我见过的最丑的风筝了,但它引来了无数小伙伴的尾随和欢呼,因为那个春天里,它是我们村里唯一的风筝。
  多年后,我才懂得父亲扎的那只风筝比任何花花绿绿的风筝都美。天底下的父母们,有着不同的人生,有很多人无力给孩子丰富的物质,但他们的爱一点儿都不卑微。风雨几载,流年偷换,那逝去的一河岁月已渐渐清浅,我却依然无法忘记那只“丑”风筝。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