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寒亭区如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本报记者 王 莹 赵欣波 通讯员 席汇东 “落实主体责任,简单一句话,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党组织书记的事,出了问题首先要追究你的责任。”4月29日寒亭区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区委书记孟晓雷的一句“狠话”,让不少干部出了汗。经济分析会、全区领导干部会、常委会、项目推进会、基层调研,逢会必提党风廉政建设,成为去年以来寒亭区的政治和工作常态。 从纪检部门的“专修课”,转变为各级党委(党组)的“必修课”,寒亭区牢牢扭住党委主体责任的“牛鼻子”,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现了“两个责任”齐头并进,开创了各项工作新局面。 以上率下 守土有责 “一把手”就是第一责任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一把手”要率先作为。寒亭从区委主要领导做起,用硬措施落实硬责任,立说立行,带头示范,常抓不懈,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切切实实守好责任田。“我们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放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步谋划部署,同步组织实施,同步检查考核,真正使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同频共振、融合共进。”孟晓雷对记者说。 区委主要领导的重视,给纪检监察工作扫除了很多障碍,办案顺利了很多。而区领导的亲自带队约谈督导、亲自带队进行党风廉政考核,更是让纪委干部底气十足,“腰杆更硬了”。为深化落实主体责任,寒亭进一步“升格”谈话制度,由以往区纪委常委负责约谈,改为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党员副区长分别对包靠或分管的街道、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落实主体责任专项提醒谈话,彰显了区委对主体责任的重视,区纪委常委和派驻纪检组书记按照分工一同参加谈话,增强约谈效果。 在对20多个包靠或分管街道、部门单位进行提醒谈话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孙修炜留下了寒亭街道和区交通运输局的主要负责人,对这两个单位党员干部中查出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并要求主要负责人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坚决守好“责任田”。对于这次谈话,一同参加的区纪委副书记李志勇印象非常深刻:“区里并没有要求带队领导一定要通报违纪案件情况,没想到区领导特意强化了这个环节,提前就让工作人员联系我们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并让我在谈话会上宣读了案件通报,结合案例警示各部门负责人强化主体责任意识,非常的用心、到位。” 知田善种,才能守土尽责。从主要负责人,到分管负责人,主体责任意识逐渐增强,但孟晓雷觉得,离“三个到位”要求还有差距。他告诉记者,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要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三个到位”,才能确保“落地生根”。 追责有力 措施到位 不让“责任田”沦为“撂荒地” 为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确保“三个到位”,寒亭出台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试行)》,让人眼前一亮。里面不仅清清楚楚地写明了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各自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而且,还有一系列保障措施,保证“两个责任”落实,包括实行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签字背书”制度、书面报告制度、谈话提醒制度、线索移送制度、检查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层层传导压实主体责任。“红头”文件划定了硬杠杠,将主体责任进一步具体化、条文化,明晰了“责任田”。 有权就要有责,权责要对等,失责受追究。“各级党委(党组)和纪委(纪检组)及其领导班子成员违反或者未能正确履行本办法,职责范围内出现严重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组织人事纪律以及失职渎职、贪污腐化等问题,就要承担领导责任,就要进行责任追究。如果党委(党组)及其领导班子成员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问题进行掩盖、袒护,或者干扰、阻碍调查处理的,从重追究责任。”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葛凤春说。 为防止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寒亭区用办案成果展示决心、进行震慑,近几年办案数量呈现翻番增长态势。2012年,查处各类违纪案件18起;2013年查处42起,同比增长133%;2014年,查处85起,同比增长102%,大要案56起,给予党政纪处分79人,涉及科级干部23名。特别是2014年以来,该区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被问责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责任9名,其中,受到党政纪处分的单位“一把手”就有6人。拿出“撒手锏”,高举“问责鞭”,寒亭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的步子越走越快、越走越实。 关口前移 防微杜渐 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党员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方面,难免会出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如果不早打“预防针”,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抓早关口前移、抓小防微杜渐,也是党委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为此,寒亭区积极探索建立了“抓早抓小”廉政提醒教育机制,做到没有问题早防范、苗头问题早提醒、有了问题早纠正,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日,有群众来信举报,反映该区惠某公车私用,寒亭区纪委对其进行了信访谈话,一语惊醒梦中人。“这是对我的关心和爱护,谈完话我的脸上火辣辣的,以后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惠某惭愧地说。 “抓早抓小”廉政提醒教育机制的初衷,是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通过富有针对性的提醒谈话、函询真正触动干部思想,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对于督促各级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葛凤春告诉记者,“过去,纪委对问题线索不具体的,暂存的比较多,现在一般都要函询或者信访谈话。以前,函询直接给当事人,现在要给部门主要负责人。回执的时候还需要‘一把手’签字背书,这强化了主要负责人的主体责任意识。” “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最重要的是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意识的转变,这离不开教育活动的开展。4月20日,正在参加区委常委会议的常委们对《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试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文件出台以后,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真正使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从写在纸面上,到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 经讨论,常委会决定,在各街道、开发区、区直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中开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专题教育,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意识。除了开展专项谈话之外,活动还提出了专题学习、专题宣传、专题剖析、专项整改、专项检查等措施,给领导干部带来了很大的思想触动。 专题教育活动如一阵旋风,刮来了清风正气、刮来了责任担当。整个5月份,专题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区领导深入基层开展一对一专题提醒谈话;各级各部门“一把手”纷纷上台向领导班子成员讲落实主体责任专题党课;领导班子成员纷纷进行剖析检查,制定整改措施;各街道、区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区级媒体围绕如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说认识、讲体会、谈思路和措施。 心中有责 勇于担当 促进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以往走过场,现在冷汗淌;说到必做到,绝不放空炮……”这样一组顺口溜,形象地反映出寒亭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气象。前不久,寒亭区纪委宣教室一位工作人员接到了一个电话,足足聊了近二十分钟。原来,是寒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李学峰打来询问寒亭区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德廉知识学习测试有关事宜,从考试题目,到考试安排、统一报名,再到备考指导,李学峰问得相当仔细。李学峰说,这次考试看似是一次普通的考试,但是如何帮助局里的党员干部搞好学习,如何组织好考试,本身就体现了工作的责任感。 寒亭区财政局局长王翰林更是把这次测试作为提高党员干部德廉意识的重要契机,号召所有党员干部不满足于80分的合格成绩,而是要努力考到90分以上。“这不是简单的分数的增加,而是责任教育的提高、廉政知识的丰富、主旨意识的增强,只有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做到知识的应知应会、必知必会、内化于心,而不是拘泥于一知半解、不深不透。”王翰林说。与此同时,各级各部门自觉组织到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的越来越多,在寒亭区,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接受党风廉政教育已经蔚然成风。 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带来的变化,寒亭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忠强感受颇深,他认为,这一切的变化,主要源于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落实。他说,通过深入集中接受学习教育,各级党员干部真正认识到了落实主体责任的内涵和意义。主体责任“讲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少了,“一把手”“只挂帅、不出征,只表态、不行动”的行为不见了,党风廉政建设“牛鼻子”作用开始真正发挥。 在宣传教育过程中,重点案件的眼球效应不断放大,进一步推波助澜了作风的加速转变。在寒亭,典型案件通报成为常态,更成为党员干部热议的话题,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和震慑作用。历次市纪委的通报,区纪委全部转发。为便于党员干部集中接受教育,区纪委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市纪委下发的36期案件通报,共192个典型案例,编印成册,发放给全区党员干部学习。各部门单位纷纷将通报汇编作为集体学习的内容,引导党员干部汲取教训,有效筑牢了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