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确定今明两年“两河”开发十大工程 |
共一百四十多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二百五十亿 |
|
本报讯 (记者贺德良)为有序推进“两河”开发,在各方面反复筛选、论证的基础上,日前,我市出台了《2015-2016年“两河”流域综合开发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防洪、水资源开发利用、道路交通、生态绿化、环境保护、现代农业示范、工业提质增效、服务业增量提质、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民生改善等“十大工程”,共140多个今明两年急需干、能够干的重点项目,总投资达250多亿元。 防洪工程。把增强防洪功能作为河道治理的基础任务,对河流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进行系统治理,加快河流堤坝加固、护岸建设、河道清淤拓宽、险工险段整治等工程建设,大幅度提高防洪能力。全面清除河道管理范围内的非法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乱采乱挖形成的障碍物和围堰,确保行洪安全。2015—2016年,实施14项重点防洪工程建设。 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高质量建设拦河坝(闸),对河流实施梯级拦蓄,增强河道蓄水、供水和水源涵养能力。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搞好流域内大中型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强化库河串联和水系联网,优化水资源配置,增强水资源调配能力。2015-2016年,实施5项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 道路交通工程。适应流域开发和未来发展需要,改造提升沿河道路和桥梁工程。加快堤顶路建设,实现堤路一体化、两岸南北贯通、东西联通。2015—2016年,完成堤顶公路752公里。 生态绿化工程。加大沿河两岸及两岸近流域绿化力度,加快防护林、生态林场和生态湿地建设,提高林木覆盖率,构建生态绿色廊道。坚持保护、修复、培育生态优先,对南部山区生态“红线”以内区域,退耕还林、封山育林。2015—2016年,重点完成区域生态绿化工程造林7.5万亩。 环境保护工程。强化污染源预防和综合治理措施,全面清除河道水面漂浮物和河道管理范围内的生产、生活、建筑垃圾及网箱养鱼等,加强流域内环保基础工程建设,确保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确保河道全线水质达到年度控制目标要求。2015年,重点推进3项环保工程。 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坚持“三个导向”,以品牌农业为引领,推动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突出抓好农业特色园区和重点项目,打造流域品牌农业建设示范工程。2015—2016年,重点实施6个现代农业项目。 工业提质增效工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完善促进流域内工业转型升级机制。制定产业发展准入标准和负面清单,大力培育高瑞工程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绿色产能,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支撑流域生态经济发展。 (上接1版)2015年,完成工业提质增效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产业发展准入标准和负面清单。 服务业增量提质工程。按照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要求,加快服务业创新,推动服务业比重提高、质量提升,着力发展健康医疗养老产业和沿河休闲旅游业。2015至2016年,重点建设13个休闲旅游项目、5个健康养老项目。 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程。积极推进特色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和古村落建设。按照绿色、生态、环保的要求,打透宜居宜业的小城镇示范镇;按照产业定位明确、公共服务配套、人口聚集度高的要求,打造农村新型社区示范区,带动提升全域社区建设水平;按照刚性保护历史文化传承要求,挖掘、保护和适度开发古村落,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5至2016年重点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程62个。 民生改善工程。以“两河”流域综合开发为重要契机,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加快推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接轨,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完善农村低保、五保等社会救助制度,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间题。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改善农村饮水、出行、采暖等基础设施,使城乡居民共享开发建设成果。2015年,完成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教育、医疗卫生、饮水、出行、采暖等工作实施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