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三伏”,是指夏至后第三个、第四个和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至少在秦朝时,“三伏”已遭特别对待。《史记》说“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初作伏,祠社,磔狗邑四门”。古人认为酷暑是厉鬼作怪,人们需在邑中杀狗祭祀并将其分食,方能过关。此俗或源于上古,与后来“狗肉性燥,不宜夏天食用”的观念截然相反。“三伏”亦因此得名,所谓“厉鬼行,故昼日闭,不干他事”,静而不动,故曰“伏”。 酷热消耗体力,适当补充营养,合乎科学道理,《民社北平指南》所称“初伏水饺,二伏面条,至三伏则为饼,而佐以鸡蛋”。伏天吃面,至少在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荆楚岁时记》称:“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古代的“汤饼”,犹今之面片汤。到唐代时,面片汤升级为凉面,但需拌蜜吃,这个古怪的吃法一直延续到宋代。 除了吃,“三伏”还有更丰富的民俗,据溥杰先生介绍,老北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头三天需洗澡,水中放入马苋菜,马苋菜又叫“吉祥菜”,因为放入热汤中从不变色枯萎,古人认为可以增加人体的抗炎热能力。再有就是“天灸”了,即以麻黄、白芥子、甘遂等辛温散寒的药为主,研成粉末贴于穴位上。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此法可以“截疟”即提升阳气,“冬病夏治”。 北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