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观察 世界贸易组织《信息技术协定》(ITA)扩围谈判各方日前在日内瓦达成一致,同意在三年内对包括新一代半导体、全球定位设备等在内的201项信息技术产品实施零关税,这是世贸组织18年来达成的最大规模关税减让协议。 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发表声明说,扩围协议具有里程碑意义,协议所涉201项信息技术产品的年贸易额将达1.3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量的7%,比钢铁、纺织品和服装行业的全球贸易量加起来还要大。 为实现信息技术产品的全球贸易自由化,世贸组织40个成员1997年在日内瓦签署了ITA,承诺对进入本市场的计算机、通信产品、科学仪器等在内的200多项信息技术产品逐步实施零关税。但这一协议一直未获得世贸组织全体成员支持。 中国于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并承诺加入《信息技术协定》。从2002年初开始,中国严格履行承诺,调整相应信息技术产品关税。同时,中国也一直积极参与ITA扩围谈判。 2013年11月,美国宣布中止ITA扩围谈判。2014年11月,中美领导人在APEC峰会期间就尽快恢复ITA扩围谈判达成共识。但其后韩国提出反对意见,并强调必须取消针对液晶显示器和锂电池等产品的关税。 直到近日,谈判会场才传来取得重大突破的喜讯。据了解,此次扩围谈判免税清单除了涵盖新一代半导体、全球定位设备,还包括磁共振成像产品和超声波扫描仪等医疗设备。 研究显示,信息技术产品价格每下降1%,对该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1.5%,而ITA扩围成功将创造近8%的新需求,将增加约5000亿美元的全球信息技术产品出口额。 日内瓦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执行董事成帅华博士对新华社记者说,对于美欧科技强国来说,扩围清单中涵盖的产品很多都与其国内优势产业密切相关,扩围谈判的成果符合其战略发展需要,将进一步增加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国目前是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ITA扩围带来的关税减免将促进中国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扩大中国信息技术企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但目前中国的信息技术产品主要集中在产业供应链的中低端,如何摆脱低附加值困局,将是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未来需要面对的问题。(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