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两河”开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批新的法规规章本月起施行
昌乐县出口企业搭乘“互联网+”退税快车
制造业需求依然偏弱 非制造业稳中向好
日本首次公开裕仁天皇停战诏书原版录音
希腊与债权人就第三轮救助协议展开谈判
济南盘活12亿元“沉睡”住房维修资金
中国和巴基斯坦举行第六轮战略对话
“守护舌尖安全”整治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诸城助推民营经济提速增效
7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0%
2015年08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转调 ◆创新驱动 ◆优化环境
诸城助推民营经济提速增效



  本报讯 (通讯员冯启龙)近日,华东理工大学与诸城市工商联进行科技对接,与部分民营企业达成科技研发合作协议,为民营企业发展搭建了产学研合作平台,助推诸城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面对经济新常态,诸城市深入推进民营企业“转调创”,有效推动了全市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到6月底,全市非公有经济单位总数达到7万多家,纳税总额突破3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和18.3%。
  “两化”促融合。针对当前生产要素制约加重、全市传统制造业技术相对落后的实际,诸城市力促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支持企业大力开展智能化控制技术改造,积极增上技改项目和高新项目,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物联网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重点实施迈赫智能信息等100个项目,培育30家样板示范企业,大力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解决用工、技术等生产难题,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目前,全市已有福田、惠发、佳士博、青特等20多家企业应用了工业机器人。引导企业在做精做专主导产品的同时,围绕产品功能扩展服务业务,发展故障诊断、维护检修、检测检验、远程咨询、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在线商店等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实现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
  “三引”增活力。诸城市持续加大招才引智、招院引所、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多元投融资,深化政银企合作,多渠道扩大信贷投放规模,推进股权换资本,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企业上市进程,鼓励推动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以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抓手,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完善创新体系,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共引进高校院所分支机构36家,建成产学研结合体380多个,其中,80%以上取得了实际成效。建立国家级科技研发机构2家、省级35家,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3家,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1家,占潍坊市总量的1/4。该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4家,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近900亿元。
  “四集”破瓶颈。诸城市以“破解瓶颈、减负增速”为出发点,为民营经济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集中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停止实施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等制度,改为网络申报,直接给200多家民营企业减轻负担;对所有行政审批项目重新梳理制定了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了办理程序、时限及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在保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承诺时限在原来的基础上缩减了50%;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进驻行政审批中心,做到审批受理一次通过、审批办结一次到位,实现“一条龙办公”、“一站式服务”。集结力量上门服务,组织执法职能部门由管理变服务,积极主动与企业对接,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企业需求,从质量管理、节能降耗、标准引领、设备安全等方面免费为企业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和技术安全咨询服务。集聚资源争创名牌,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质量提升”活动,推动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适时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和质量岗位考核机制,全面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共指导16家企业进行计量体系确认、建标,40多家自愿性认证企业进行备案;鼓励引导企业开展争创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开展QS认证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产品知名度和企业美誉度,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省级以上品牌已增至180多件,驰名商标达到24件。集约土地增上项目,以12个市级重点园区为平台,加强项目用地管理,挖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高效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化布局、高端化发展,上半年,该市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0多亿元,同比增长15%。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