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海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恩重如山
秋意浓
人生本如棋
萤火虫之殇
着眼科学发展,打造库区优质教育品牌
2015年10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着眼科学发展,打造库区优质教育品牌
——峡山区王家庄街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近年来,峡山区王家庄街道把教育事业作为街道发展的重点项目,从办学条件、内部管理到师生素质均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街道各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群众满意度测评等系列工作位居全区榜首。
  据悉,峡山区王家庄街道多年来坚持用足用好教育扶持政策不动摇,着眼于科学发展,深挖内部潜力,倾力打造优质均衡教育,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由粗放到集约,由孱弱变强大,实现了街道各学校办学条件的均衡化、学校发展的现代化、教师发展的优质化、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街道教育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新常态,呈现出与当地经济基础形成强烈反差的“洼地效应”,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佳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成就了人民满意的优质和谐教育品牌。
一流的育人设施
  王家庄街道教育办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精神,切实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文明生态校园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努力建设人文化、生态化、标准化的现代学校,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与层次。
  王家庄街道教育办投资600余万元建成赵戈小学教学楼;投资200余万元,改建王家庄初级中学、泛海希望小学的塑胶跑道;投资20余万元,修整了赵戈中学、赵戈小学、会沟小学等11所中小学的操场;投资200余万元为王家古城、会沟、于戈、希望、解戈、邢戈、小诸城、朱子等八处学校新建功能教室103间;投资30余万元,完成东邵幼儿园、希望幼儿园、薛家庄幼儿园、邢戈幼儿园、双泉幼儿园、小诸城幼儿园等普惠性幼儿园改造;投资260余万元,为各中小学添置教学仪器、学生图书。
  如今,王家庄街道的校舍改造与标准化建设使学校的“硬件”与“软件”都由“薄弱危困”到“精致坚固”,“最好的房子是教室、最美的地方是校园、最有品位的地方是学校”已成为王家庄街道中小学及幼儿园的真实写照。
积极优化教育资源
  王家庄街道教育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为基本政策导向,以提高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为重点,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大力推进学校发展共同体、教育联盟等办学改革,积极促进各学校间从硬件建设到内部管理的均衡发展。
  根据街道16处学校布局和师资及管理情况,建成四个教育发展共同体,以教学研究为中心,辐射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资源开发等各个领域,通过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间的教师培训、课堂教学、管理干部交流、优秀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成果交流等形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共同体学校间教育教学与学校管理的均衡发展。将近年来新分配的76名大学毕业生统筹安排,合理搭配,保证了各学校之间教师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等均衡一致并坚持向偏远薄弱学校实施师资倾斜的政策,大力优化偏远农村学校师资年龄与专业结构。
  近年来,共交流教师50余名、教育干部交流锻炼12名,开展教师教学交流活动20余次,学生交流活动10余次,有效缩小了学校间的差距,促使了全街道各中小学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人是决定一切的最根本因素,素质教育要得到有效实施,必然要依靠高素质的教师。”王家庄街道教育办下大力气锻造敬业乐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坚持抓好了“三项工程”建设。通过坚持开展“讲师德、做师表、树形象”“立足岗位比贡献”“典型引路”“名师建设”等系列活动,努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已连续三年评选街道师德标兵,每届10人,共计30人。评选出的师德标兵通过事迹报告会、印发事迹介绍材料、光荣榜等多种形式加以宣传推介,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并从中选择典型人物向上级主管部门与宣传媒体进行推介,同时将评选结果与评优、晋职等个人利益挂钩,以调动工作积极性。近几年,共有10余名师德标兵被授予市、区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师德标兵、优秀工作者称号;王家庄初中的赵苏老师被评为潍坊市特级教师、潍坊市“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优秀教师;王家庄初中的刘桂华老师多年从事义工助学活动,被评为“潍坊市最美家庭”;王家庄街道于戈小学的老教师刘金娥多年带病坚守教学一线、教学业绩突出而获得“潍坊市最美乡村教师”,并于2015年获得潍坊市“富民兴潍劳动奖章”。她们的杰出事迹也先后被峡山区电视台、《潍坊日报·今日峡山》和《潍坊日报》等新闻媒体予以系列宣传报道。这些师德典型与优秀教师在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反响,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教育氛围。
  积极做好骨干知名教师与青年教师的“青黄衔接”也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最重要的一环。近几年来连续分配到王家庄街道的近百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了教学一线,成为街道教育教学的生力军,优化了师资结构。对这支新生力量的指导与培养,也是街道教育管理办公室的重要任务。
  教育办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青年教师成长论坛,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与青年教师“拜师结对”等举措,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带动作用。
  截至目前,王家庄街道教管办已成功举办了七届青年教师成长论坛,使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上得到有效引领,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与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街道教育办为12名区级、市级教学能手在四处规模学校成立了“名师工作室”,配有专门用房,为名师选徒,每名名师带2至3名青年教师,每学期开始由名师与“徒弟”商定本学期要重点研究的教育教学问题,每周开展一次集中研究活动:可以是“名师工作室”的重点研究问题,也可以是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生成的教育问题……总之,研究内容要突出重点、要有研究实效,学期末由街道教研室对各“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开展情况作出评价,评选优秀“名师工作室”,对“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开展,从教管办到学校提供场所、设备、时间、资金等有效保障。现在,钟久琴、钟友亮、宿英梅、牛均美等一批潍坊市教学能手与学科带头人已带动和培养了20余名青年骨干教师,并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在峡山区和潍坊市教学活动大赛中取得佳绩,成为各学校能独当一面的主力军。
精细化学校内涵管理
  在学校管理中,只有好的制度才能把好经验固化下来,也只有好的制度才能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加强现代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建设,王家庄街道教管办在充分征求基层学校与教师意见与建议、做好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系列性管理评价制度。如《王家庄街道中小学(幼儿园)评估量化考核办法》、《王家庄街道中小学教师业绩考核办法》、《王家庄街道中小学教学常规量化评估办法》、《王家庄街道信息宣传考核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树立了工作管理规范,从学校管理到师生管理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教育办还组建教育督导团每周到学校搞一次调研活动,每月在全街道组织一次集体活动,并深入学校对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一日督学”,对学校全面工作进行督查指导,一抓到底。每周五将本周工作予以回顾,安排下周工作要点,将每月工作要点细化分解到每周,下发街道中小学及幼儿园,使基层学校工作有重点、有目标,体现“工作布置细化、工作过程评价、工作情况反馈”的管理原则,并收到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皆源于其文化积淀的或深或浅;一所学校能走得多远,也源于学校文化的积淀或厚或薄。学校发展的最终之路要靠内涵发展,要建立学校自己的文化理念,内化为师生自觉的文化价值认同。王家庄街道教育办从教育形势的发展趋势和学校的历史传承确立自己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定位,实现了“校校有自己的文化体系,形成学校长期的文化建设体系”,体现“学生有志向,学校有理想”。
  汗滴沃土结硕果。王家庄教育办几年来在推进街道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所作的努力,彰显了明显的“效益”:学前教育高水平发展,所辖16处幼儿园均达到潍坊市和峡山区示范园所办园标准,并于2013、2014年全部通过潍坊市普惠性幼儿园达标验收,开展的教学研究项目荣获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部中小学均达到了省级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县建设要求,于2015年5月顺利通过省级均衡县验收,育人环境焕然一新;师资培养成效显著,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讲文明、懂礼仪、习惯好、会学习,像王家庄初中的“三个文明建设”系列活动得到各级媒体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王家庄街道的教育发展正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快车道阔步前进。
    记 者张春梅
    通讯员王长法 陈焕宗
        李永联 栾后同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