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一条河 保护一棵树 |
山旺镇点滴做起实现乡村嬗变 |
|
本报讯 (记者付生 通讯员刘阳 明志)一条河、一棵树、一个碾棚……在农村再普通不过,甚至有点微不足道,可临朐县山旺镇的乡村文明行动却从“治理一条河、保护一棵树、整修一个碾棚”破题,把民生实事从点滴做起,实现了“美丽乡村”的村貌之变、理念之变。 “治理一条河道”看环卫。乡村上演“变形记”,河流治理是“点睛之笔”。山旺镇借临朐县保护开发弥河的东风,对全镇5条大小河流把好脉,对症开出治水“复方剂”,统筹岸上、水上,强化治污、治水,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水土项目建设,绿化了两岸及荒坡,涵养了水源。 改变的不仅仅是一条河。结合镇“五化”建设,他们还投资85万元,按标准配备移动垃圾桶750个,建设垃圾池140个,配备镇村保洁员130人。 “保护一棵古树”看绿化。着力打造别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山旺镇在遵循各村自然机理的前提下,依托村庄原有景观特色和传统乡村原味风貌,以保护一棵古树为基础开展绿化,因村制宜、适地适树。 各村统一规划、统一树种,以乔木为主、乔灌草多品种合理搭配,形成“点、线、面”多层次绿化空间,打造出一村一特色、一处一景观。目前,各村栽植的樱花、垂柳等乔木达1300多颗,栽植北海道、木槿、月季、冬青等41600平方米。 “整修一个碾棚”看民生。“大到碾棚的修盖、石碾的更换,小到石碾槽沟的凿刻,村里都安排人收拾好了。”东洼子村76岁的村民李春娥大娘,快人快语,人吃五谷杂粮,碾点玉米、磨个谷子,总不能都跑到加工厂里吧,有个碾棚就是省事。碾棚虽小,却是政府惦念的大民生。回应群众期盼、优先民生热点,山旺镇从点滴做起,找准民生短板,全面铺开、齐头并进,他们硬化大街小巷49.1公里,建设文化广场19处,安装路灯493盏,绘制文化墙4878平方米,尽全力为民谋福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