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子区实验学校内涵提升系列报道(三) |
课堂教学改革篇 |
|
|
编者按 课堂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主阵地,教师的教学理念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讲,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如何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是坊子区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
备课——指向课时目标的有效制定。学校的语文、数学备课均是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实施电子备课。备课凸显目标指向。语文课时目标直指“内容领悟点、阅读训练点、语言训练点”,教学过程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有效彰显语文学科特点。数学课时目标直指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设计预习单,备课内容围绕预习单展开具体设计,并设计课后检测练习,实现课前预习、课中指导、课后检测的有效统一。 这样的备课改革,减少了教师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目标导向更加明显,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石。 上课——指向学生发展动力的学科特色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校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并以此为核心构建科学高效的学科教学模式。如: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将一个单元的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并将课外资源有机整合到课内,按照计划适当补充阅读,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得到提高;数学121四步教学法。建立若干四人合作学习小组,每组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待优生”比例组建成员,确立了预习汇报,提出疑惑;梳理反馈,合作解疑;展示提升,教师点拨;达标测评,拓展提高四个教学步骤。实现了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的转变,树立了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的教学思想;英语六步教学法。在教学中实施“趣味热身、温故知新、情境引入、新知呈现、趣味操练、运用拓展”六步实现英语教学的整体提升。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了英语学习的乐趣与效率。 同时,教师运用星级评价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综合评价。这种星级评价渗透在学生的每堂课、每次作业、每次对话、每次活动中。每周一汇总,每月一总评,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磨课——指向模式推广的集体行动。在推广学科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备课组力量,通过“学模、展课、反馈、改进”的形式提高推广力度。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模式的深入学习后,组内所有教师都按顺序上课,其它成员进行听评课,并提出反馈、进行修改。第二位教师在二次修改后进行二次上课。第三位、第四位……依次类推,力求在一次次观课、一次次磨课中,实现教学模式的全面推广。 研课——指向问题解决的主题研讨。学校将“问题式研讨”作为学科研讨的主要形式。由各教研组自定研讨主题与研讨时间(每二周一次,研讨时间为两节课)。依据学段特点与教学实际,梳理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困惑,确定某一研讨主题,借助某一课型、某一案例、某一方法、某一理论,群策群力、智慧碰撞,并在实践行动中进行总结与提升。来源于实际而又基于实际的“问题式研讨”,为教师的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提高了研讨的实效性,同时又调动起各教研组的积极性、主动性。 除此之外,课例研讨、方法研讨、教材解读等穿插其中,实现研讨与教学的有效统一。坊子区实验学校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使教师会教,学生会学,智慧之花在悄然绽放…… 记者张春梅 通讯员李瑞芹 牟雪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