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吴晓强 通讯员 张 静 1月12日,记者在昌乐县红河镇埠南头村凤凰岭上眺望,脚下的蔬菜大棚如梯田一般,排列整齐、错落有致,在蔚蓝色的天空下闪着光。这些大棚被村民们称为“摇钱树”、“绿色银行”。 记者走进“国家级示范社”——凤凰岭果蔬专业合作社,大棚里生机盎然,咕噜噜的循环水里生长着绿油油的罗马生菜、嫩绿的水芹菜,菜农们正将新收获的水芹菜装箱发车。 据悉,“不施一粒肥、不喷一滴药、不用一粒土”是凤凰岭果蔬专业合作社打出的金字招牌。该合作社引进的无土“水培”技术,使用沼渣、沼液,栽植青叶、紫叶罗马生菜,水芹菜等蔬菜,售卖价格可达到20块钱一斤。 正在大棚劳作的村党支部书记王江堂说:“这个菜现在二十来天就一茬,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效益成倍增长。现在这个项目的二期工程30个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正在建设中,我们合作社要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生菜种在泡沫板的孔洞里,根扎在水里,泡沫板漂浮在掺有营养液的水中,不用一点农药和化肥,并且易于管理。”正在给大棚里水池子加水的管理员王民芝向记者介绍道。 凤凰岭合作社简单易管理的种植模式完全摆脱了传统农业对土地的依赖,走出了一套自己的农业发展路子。 该合作社将合作社发展与农民致富互为表里,带动周边群众奔小康,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发要求入社。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105名,已建立了2000亩的示范园区。 “合作社里水培菜确实比普通蔬菜的效益好,一个普通大棚蔬菜刨去成本,效益也就四五万元,但水培菜一年能挣到20万元左右,希望有更多的大客商来凤凰岭,多下大订单,我们合作社也能有更大的收益。”王江堂高兴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