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区梦圆展新颜 |
——峡山区扎实开展“创新治理年”活动纪实 |
|
□本报记者 王冠华 通讯员 宋晓 刘涛 毕恩刚 “常书记,真是太感谢您了!”已近古稀的姚福兴紧紧握住了峡山区王家庄街道于戈社区党总支书记常有利的手。67岁的姚福兴是西于戈村人,多年来一直在为两个孙子无口粮田问题而上访。开展全区“创新治理年”活动以来,常有利带领于戈社区工作人员先后多次登门看望、全力协调,最终,姚福兴两个孙子的口粮田问题圆满解决。这是峡山区2015年开展“创新治理年”活动的一个鲜活镜头。 活动中,峡山区各级党员干部主动适应形势新变化,坚持创业、创新、创优与法治、德治、善治相结合,转变发展理念,强化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环境,狠抓作风建设,创新治理方式,破解突出问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畅通群众“诉愿诉求建言”渠道 真诚倾听百姓心声,倾力为民答疑解忧。2015年,区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到区信访办和四个街道现场接访,详细记录案情并作耐心解答,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各街道党委干部也纷纷开展现场接访,化解处理涉及民事纠纷、村干部作风、社会保障、涉法涉诉等信访案件98件。2015年,全区信访总量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9.3%。 自2015年11月上旬开始,峡山区开展了“上下谋良策,打谱十三五”活动,各级各部门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活动中,共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87条,提出“十三五”规划设想117项、2016年具体工作打算178项。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 峡山区把“峡山大讲堂”作为促进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和平台,采取聘请省市领导专家授课,区直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轮流辅导等形式,围绕创业政策扶持、法律法规解读、开发区创新与发展、落实廉政新规等有关方面开展系列培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创新发展、有效治理的内在活力。截至目前,活动已举办十二期,培训干部2200余人次。 2015年3月,峡山区邀请市纪委领导巡回到四个街道面向农村三职干部、工作片长共760人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培训。9月份开始,先后组织全区正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副科级以下党员干部、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德廉知识集中测试。11月,组织街村两级干部147人到潍坊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提升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峡山区坚持以多种形式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廉政氛围,弘扬清风正气,构建“不想腐”的教育机制,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创新“联系贴近服务”群众方式 峡山区从转变观念入手,通过完善办事机构、拓展服务方式、延伸服务领域,变部门“端菜”为群众“点菜”,不断凝聚民心。该区投资632万元,建成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中心26个,提供即时办理、代为办理、指导办理“三个清单”48项便民服务。 针对残疾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峡山区把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5大类30余项服务送上门。2015年以来,区街两级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已办结群众预约事项680余件。近日,投资42万元打造的农村社区动态信息显示平台又投入使用,平台集行政审批、政策宣传和信息监控功能于一体,方便了群众办事。 全区自上而下开展的“创新治理年”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和行政效能的提高,干群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规范,社会大局更加稳定,为建设“美富久”相统一的新峡山提供了有力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