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潍县古城过大年”活动启动
找准“穷根子” 开对“药方子”
我市组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暖心行动”
小种苗长成大产业
潍坊交警多举措做好春运服务
潍城四措并举防治“节日病”
我市举办出生缺陷监测培训班
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闭幕
咱社区开了个“时间银行”
任怀文同志逝世
寿光建设集团加快转型发展做大做强
基地建设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2016年01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找准“穷根子” 开对“药方子”
——昌乐乔官镇“造血式”精准扶贫记



  □本报记者 贺德良
 通 讯 员 李爱玲

  “三九四九冰上走”。腊月的北方,户外已是寒意十足,而一场热火朝天的扶贫攻坚战正在昌乐县乔官镇进行着。近日,记者来到该镇,一观扶贫情况。
  “乔官镇共有5个省定贫困村,省定标准线下贫困户达到1074户,扶贫任务非常重。”采访的路上,乔官镇副镇长李学春介绍,针对这一情况,乔官镇把扶贫攻坚作为工作重心,及早动手、扎实推进,全镇近2000贫困人口第一时间迎来扶贫开发的和煦春风。
  崭新的青石板路、漂亮的古井广场……这是记者在响水崖村见到的真实一幕。这个村地处丘陵山区,几年前还是一个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贫穷落后小山村。如何“甩穷帽”、“拔穷根”,成了村庄发展的首要任务。
  古建筑群多、历史悠久,针对这一文化资源优势,乔官镇为该村开出了“旅游式产业扶贫”的“药方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帮助该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经过一番打造,响水崖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去年完成了路灯和绿化等设施的安装,村内1万余平方米道路进行了硬化,铺设了青石板路,建设了古井广场、3座古建筑风格农家乐、民俗文化博物馆、双龙桥碑亭,修缮了巢氏古屋等。过去的一年,前往响水崖村旅游的游客超过3000人。如今凸显文化与田园气息的响水崖村成了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巢贵芳是响水崖村的困难户。为了彻底摘掉他的“穷”帽子,村“两委”决定帮助巢贵芳成立火山人家贵芳农家乐。“多亏了村‘两委’啊,我的农家乐去年接待了不少客人,家里换了新电视、新家具。”见到记者,巢贵芳喜滋滋地说。
  响水崖村的发展趋势,让姬家庄子村找准了发展路子。支部书记徐振兴告诉记者:“2015年我们已经投入了30万元对村内的景点道路铺设了青石板路,打造了化石广场。2016年,我们会继续加大招商力度,同时借助与山东腾霄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良好时机,开展‘游火山,品小米’活动,把小米产业结合旅游产业发展成一种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品鉴小米粥宴,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结合响水崖村、姬家庄子村传统古村落特点,乔官镇将这两个省定贫困村发展成为古火山群旅游板块的一部分,为他们找准了“穷根”,开对了“药方”。
  “针对各村特点,我们镇制定了不同的扶贫计划。”乔官镇党委书记王龙之说。
  邵家庄村位于方山脚下,适宜核桃种植。该村立足核桃产业,成立了邵氏核桃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社员200余户,核桃种植面积达到了1300余亩。“下步,我们村将继续推进核桃的深加工发展,引进核桃油的生产加工项目。”合作社负责人邵立清介绍,社员们“带地入社”,在合作社统一规划下,在提升山体绿化的同时,也拓宽了致富渠道,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村民得到分红,收入也高了。
  脱贫路上不落伍。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宗家山、王家槐林等村庄也结合村庄特点,由党支部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社,抱团发展肉鸭和黄牛养殖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从‘输血’到‘造血’、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一系列的扶贫措施成效明显。”王龙之说,乔官镇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走得非常坚定,他们争取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为所有贫困户“斩掉穷根子”的扶贫目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