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山吃山 对症下药 |
旅游扶贫让上白洋村拔掉“穷根” |
|
本报讯 (通讯员刘芳芳)年节临近,青州市王坟镇上白洋村村民高长海兴冲冲地从外地赶回家过年。一进村,他就为村庄的变化吃了一惊。“村里安上了垃圾桶,建起了停车场!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笼!真是又干净又喜庆,洋气得很啊!”高长海激动地说。 如果没有人介绍,谁都不会知道这个“洋气”的村庄几年前还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贫困村。村支部书记高维生介绍,上白洋村是王坟镇最偏远的村落之一,四面环山,闭塞的环境让村子一直扣着贫困的帽子。由于交通不便,村民种的山果、蔬菜、粮食都卖不出去,2014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 摸准白洋村的“穷根”,政府为上白洋村量体裁衣,提出了“旅游扶贫”的发展战略。“上白洋村坐落于柿子沟景区内,离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7公里,柿子沟又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原生态景区,群山环抱,绵延近百公里,几乎所有的山沟中都种满了柿子树。并且还有跑马古道、观星台、百年流苏、黄栌林、黑松林等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非常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王坟镇副镇长崔著奇说。经过多方考察、仔细研究后,一个以青山绿水石文化、自然生态景观为基础,以“一路一河一基地”为提升措施,用十公里环山跑马古道将各个特色景点进行串联的旅游发展大框架被构架出来。同时,他们还请来专家对景点进行重新包装推介,下大气力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指导村民开办起农家乐饭店。 去年5月初,经过全方面的准备打磨后,装扮一新的“山里老家——柿子沟”开门纳客,喜迎四方宾朋。“去年十一假期间,微信朋友圈几乎被柿子沟的信息刷屏,美艳的图片加上生动的文字介绍让我们的柿子沟着实出了名。村民们纷纷将自家产的核桃、山楂、小米、蜂蜜拿出来卖,村里停车场摆满了车,比过年还热闹!”高维生说。据了解,开展乡村旅游以来,柿子沟共接待省内外游客8万余人次,农家乐饭店、农副产品销售、停车场运营净收入40万元以上,村民滞销的农产品成了抢手货,农民致富脱贫有了新出路。“下一步,我们还将对村民闲置的房屋进行重新装修粉刷,建成农家四合院,供游客留宿,让村民更多一份收益。”高维生说。 据了解,为发展乡村旅游,更大范围的带动村民发家致富,王坟镇不断推出个性化旅游产品。与本土特色优势产业相结合,推出山楂加工企业工业游;在镇区西部现代农业发展区,以“仰天农庄”、“侯王草莓基地”等现代农业示范园为载体,打造有机果蔬种植和休闲采摘游;挖掘乡村文化,在胡林古村打造红色乡村游,在侯王村打造孝德文化体验游。目前,全镇已发展起乡村旅游村庄30多个,年经济收益突破百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