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驱动 产业兴城 |
——诸城“五城同建”发展路径探析·产业篇 |
|
□本报记者 潘来奎 最近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与谷歌计算机AlphaGO人机大战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当AlphaGO与李世石鏖战之时,诸城迈赫机器人智能化实验室内的“大白”也没闲着。它拿过一个人为打乱顺序的魔方,先放到胸前的摄像头前进行六面辨别拍照,然后“凝神思考”十几秒后,“双手”一阵令人眼花缭乱的旋转,魔方准确无误回复原样。 “大白”的表现,只是诸城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演示。 创新驱动发展体现的是一种转型升级的全新理念。诸城市提出的“五城同建”发展思路,前“四城”分别对应的是汽车、食品和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智能装备制造四大优势产业。“五城同建”这一战略思路,既充分对接“五大发展理念”,又深植于诸城的经济沃土,其核心是产业转型升级,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力是创新驱动。 汽车产业:向中高端转型,打造“绿色动力之城” 采访中,诸城汽车行业办公室的周和刚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作为诸城当家产业的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3左右。行业龙头福田公司,现已形成年产45万辆商用车、50万辆三轮摩托车的生产能力,其中时代轻卡、工程车、五星三轮车销量稳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在福田汽车的强力带动下,配套企业发展到500多家,涌现出了义和车桥、大业金属等一批骨干配套企业。诸城目前成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轻卡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车桥制造基地。 诸城汽车产业的做强做大,离不开福田汽车的龙头带动。福田汽车M4中高端卡车项目是福田汽车诸城厂区今年工作的重点,也是诸城市重点支持项目,总投资达6.5亿元。“我们这个项目的最大优势就是新。这种新体现在采用了崭新的生产厂房、全新的设计制造理念以及新潮的工艺工装设备。”诸城卡车二厂副厂长张济民介绍说,由于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力代替了大部分产业工人,根据规划,10800平方米的厂房最终只需要240多名员工,生产能力达到每小时30台的产能,相当于500名员工的工作量。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项目投产后,对于增强诸城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汽车产业向中高端转型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汽车产业向中高端转型,技术创新是成功的基因,也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诸城市的做法是全面提升零部件制造水平,全力冲刺“芯”技术,推进由“配套诸城”向“诸城配套”转型。整车方面,深化与福田汽车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快实施整车产品由低端为主向中高端全系列转型,由制造功能为主向产品研发、制造、销售的全价值链运营转型;同时,加快诸城奥铃汽车厂工艺优化升级、诸城汽车厂中高端卡车等一系列重大投资项目,配套建设福田汽车全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建设千亿级汽车产业基地。零部件配套方面,加快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逐步实现由配套商用车为主向配套商用、乘用车并重发展,加快推进青特高端车桥、福奥圣通LNG新能源车、雷沃高端农机具、正泰全系列房车扩产升级等一批重大项目,深刻把握“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倡导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助力“绿色动力之城”建设。 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健康之城” 一粒玉米能做什么?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个伪命题,但是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却“别出心裁”,做出了大文章。“在我们公司,玉米制成淀粉后,经过深加工可以做出麦芽糖、葡萄糖、麦芽糊精、山梨糖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葡萄糖酸钠、高品质赖氨酸等十几种产品。”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王建彬掰着指头,如数家珍地介绍自家产品。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转型升级中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诸城市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抢占产业发展高端和前沿的战略重点,不断加大财政、人才、科技支持力度,吸引创新要素和项目集聚。2015年,东晓生物、兴贸玉米两家单位发起倡议,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以及34家联盟成员单位组建成立全国首个玉米生物炼制产业联盟。如今,诸城市生物医药产业龙头带动、全面开花的局面已经形成。 东晓生物、信得药业、浩天药业、华源生物等企业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重点是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信得药业深化与日本住友商事的战略合作,加快生物制品、生化制药、兽药制剂等新产品研发,拓展日本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润禾生物虾青素、旭能生物藻项目产业化稳步推进,打造全省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 同时,该市以建设国家级高端安全食品示范区为抓手,发展高效品牌农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营养食品和功能食品,全面构建安全健康食品体系。诸城外贸不仅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可视化质量追溯系统,还组建了强大的科研团队,针对老人、儿童、病患等特殊群体开发功能性食品,进一步开拓市场。得利斯集团则将发展的触角伸到了澳大利亚,与当地肉牛企业合作,在青岛保税港区设立分厂,产品直接进军欧美市场。 纺织服装产业:优化提升,打造“时尚之城” 在诸城市中纺金维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福纪看来,创新是一种不断自我否定的生存方式,是一种不断自我完善的价值体现。去年在整体行业开工率仅为45%的大背景下,中纺金维仍然交出了销售额7亿元利润3000万元的可喜答卷。“前几年,当纺织行业突飞猛进的时候,我们就居安思危,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孙福纪说,通过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公司和世界知名休闲服装品牌商优衣库合作,成为其新型纱线的主要提供商。 转型升级路千条,创新是把金钥匙。作为服装行业的排头兵,新郎希努尔集团始终引领创新的潮流。企业引进意大利那不勒斯工艺,从选料、量体、剪裁、试穿、缝制,到细部处理,每个环节都是个性化定制。他们还把刺绣工艺引入个性化定制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嫁接。英国查尔斯王子穿了为其专门定制的西服后非常满意,给新郎集团寄来了热情洋溢的答谢函。诸城市义昌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3D人体扫描量体和个性化高端订制技术,将衣服拆解成多个细节,再通过三维软件系统让消费者可以任意搭配,自由设计,实时模拟在不同场合、不同场景对衣服进行自由搭配、设计。 “目前,诸城纺织服装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利税过亿元的企业有3家,上市企业2家,有3家企业入选国家服装行业百强企业。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技术上屡屡取得突破。”诸城市服装纺织行办的孙志介绍说,近年来,诸城市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时尚创意机构合作,目前已建成南京理工大学诸城研究院、上海理工大学技术转移诸城工作站等一批产学研联合体。同时,打造出了希努尔、迪尼姆、昊宝等知名品牌,培育了桑莎、G-WAY、瑞福生、棉宝宝等一批成长性品牌。去年,“迪尼姆”服装品牌荣获中国2015年度时尚品牌奖,山东迪尼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陈闻荣获第19届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这是多年来山东服装设计界第一位荣登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项的设计师。 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抢占“智”高点,打造“智能之城” 走进全国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迈赫机器人体验中心,工业机器人、服务类机器人、教育类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让人眼花缭乱。据迈赫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永军介绍,目前他们拥有与智能制造装备相关的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已取得100多项国家专利,其中自主研发制造的车身自动焊接机器人,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在此行业中的垄断局面。迈赫机器人是诸城智能装备产业的一个典型代表。 在转型升级发展中,该市立足智能装备优势,积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机器人、非标自动化设备、数控加工中心等高端智能装备,建设国内一流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前科幻大片里的高科技装备“元素”,如今在这里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年来,该市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15%左右。为进一步推动“两化融合”,诸城对全市智能装备行业进行深层梳理,谋篇布局:迈赫机器人继续推进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研发和本体制造,深化与日本安川电机战略合作,建设日本公司汽车机器人应用项目;鼎泰盛公司与德国伊诺瓦公司合作,开发制造连续静水压式杀菌系统;卓益数控、欧马数控加快开发高速立式加工中心、五轴六轴联动加工中心等高精密数控机床、智能成套装备;以鼎泰盛、小康机械、晶品机械等企业为龙头,大力开发高端全自动包装机械、成套牲畜屠宰系统、高效节能杀菌设备等产品,推动食品机械向高端、智能、成套化方向发展;金昊三扬、开元电机、艾泰克等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在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大做文章…… 创新为产业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引擎,绿色、智能为产业转型插上了腾飞的“双翼”。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诸城人用百倍的坚韧走出了一条产业兴城的新路,这条路会越走越宽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