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张传亮)7月15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高新区第一批惠民实事落实进展情况和第二批惠民实事内容进行发布。 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便民服务水平,4月上旬,高新区根据民生需求,制定了第一批7大类30件民生实事,总投入5.2亿元,涵盖了设施配套、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和旧村改造等与民生相关的方方面面。近日,又制定了第二批11件民生实事,涉及购房补贴、治理雨污混排、社区文化大院建设、文艺演出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 据介绍,1至5月份,高新区的民生支出达4.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4.5%。教育方面,启动了6所学校、幼儿园的改扩建工程,建设高新区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医疗卫生方面,启动运营阳光融和医院,全区每千人住院床位由6张增加到10张。社会保障方面,提高了低保救助、“三无人员”供养、困难残疾人生活等六项补贴补助标准,新增985、211院校考生奖励。文化惠民方面,积极创建全市“四德工程”示范区,建成182个“善行义举四德榜”,评选出20名“高新好人”,建成6处社区文化中心,正在新建10处社区文化大院、6处社区文化广场,组织举办“魅力高新·浓情四季”系列文艺演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