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韩立新)我市持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力度,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健全完善。目前,市民文化中心运行良好,文化活动连续不断,全市13个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馆中中国二级以上馆分别达到11个、10个,所有街道全部建成标准规范的综合文化站,标准化镇图书馆实现全覆盖,社区行政村均建成符合省标准要求的社区文化中心,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成。 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市出台专门工作方案,市县两级建立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强力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现了繁荣发展。为便于居民参与文化活动,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数字图书馆、农家书屋建设实现全覆盖,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一村一年一场戏等“送文化”服务实现系统化、常态化,以“百千万”公共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为龙头的各类培训全面实施,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群众参与率明显扩大,活动水平逐年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