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我市农村历史文化遗存达到114处
高新“两建五送”惠民生
昌乐综合施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诚信经营打造“服务品牌”
增强自身防范邪教能力(四)
放大格局 创新手笔
壮美“天路”行
图片
把“风景”变成“产业”
正风肃纪扬帆行
2016年07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放大格局 创新手笔
——聚焦棚户区改造的“新钢模式”



  □本报记者 马林峰  通讯员 刘宗辉
  产业繁荣地、宜居新家园。高新区新钢经济发展区近年来按照建设“现代化市镇新城”目标要求,全面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强化规划引领、放大建设格局。“实施‘棚改+’战略,不仅实现了棚改速度提升,更促成了整体社会效益的增长。”新钢经济发展区党委书记聂绍俊说。围绕棚改、跳出棚改,新钢以群众搬迁上楼、生活改善为出发点,绘就了一幅产业繁荣、生态良好、生活宜居的靓丽画卷,走出了一条具有新钢特色的棚户区改造之路。
自主搬迁:公开透明提升满意度
  谷家石门社区创新实行了居民自治改造模式。支部书记赵洪林说:“组建了32人的自主改造拆迁委员会,这里面,党员居民代表、威望群众各占50%,基本涵盖到了社区内部各个群体。”作为2016年新钢经济发展区第一个自主实施棚改的社区,谷家石门社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棚改完成率达到97%。
  在改造过程中,自改委作为在社区党支部领导下的临时性组织,全面负责搬迁的宣传发动、征求意见、方案制定、问题处理以及对搬迁重点户的说服引导等工作。
  在自主改造模式下,基层镇街干部成为棚改的“指导员”“协调员”。对于社区干部,有了“自主权”,松了“紧箍咒”,真正把棚改当成自己的事,当成造福群众的大事来办。 
环境优美:既是生活区也是生态区
  翻开《新钢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新钢经济发展区“一城两带三区四组团”的规划发展格局跃然纸上。“三区”主要是特色产业区、居住及配套区和生态休闲区,“四组团”则包含居住组团、生态组团。从规划可以看出,“产城融合、生态优先”的理念是贯穿新钢发展的主线。
  “棚改过程中,我们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同步推进生态建设,让群众增强优美环境获得感。”新钢经济发展区管委会主任齐亚杰说,从2014年开始,新钢先后实施了生态林一期、二期、三期建设,共栽种生态林13000亩,打造了万亩绿色生态廊道,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三区分离。开展了渭水河河道疏浚暨生态治理项目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开挖河道2公里,清淤10万立方米,防渗10万平方米,景观造型200亩,园林绿化50亩。近期,投资20万元对各社区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有效提升居民生活环境。
配套完善:共享宜居宜业新家园
  该区着力树立“棚改+”战略思维,通过棚户区改造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与配套的默契共生,保障居民安居乐业。目前,该区仅在特钢集团工作的居民就有五六千人。
  便捷是居民的基本要求。在推进棚改中,该区坚持居住配套与棚改搬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投入使用。在潍钢家园小区,现代化的幼儿园、“高大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站式”的社区服务大厅,看病、教育、服务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在银通集中居住区,除了要新建安置楼外,还将重点建设幼儿园、超市。在后车留庄社区,今年9月钢城现代学校二期新建的风雨操场、实验楼、宿舍楼将与新生见面。
  放大格局,创新举措,新钢棚改继续远行,对我们的启示也将进一步发酵,味久弥香。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