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历史是担当者的记录仪。勇于担当不仅是英雄本色,而且是建功立业的阳光道,还是群众拥护的敲门砖,更是打赢人生的号角声。党员干部,尤其如此。 潍县战役胜利广场、北宫、老城墙等记载着革命先烈解放潍县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峡山水库的帅旗、淌水崖水库纪念馆见证了建设时期潍坊儿女的火热激情,寿北大开发的土墙草棚里书写下王伯祥无私奉献的创业史……人们更不会忘记,三元朱“绿色革命”启动伊始那十七个党员义无反顾的决心,更不用说“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身边的榜样,给我们展示的那些感天动地、无怨无悔的担当风采和干事传奇。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当前,潍坊发展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还是突破滨海、提升市区、开发两河的重点任务,再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每个项目、每项措施、每个环节,没有一个是轻而易举、坐享其成的,都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党员干部兢兢业业、担当负责,有的要求一级领着一级干,甚至需要付出两三代人的不懈奋斗。担当作为,是践行时代精神的最强注脚。 愚公不愚,贵在改善条件、持续用力;智叟不智,一味强调理由、自私自利。诚然,新形势、新常态对干部的思想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一些干部面对全面从严新要求也出现了各种不适应;再受“干多干少一个样”等遗留因素影响,加上考核激励机制还不是非常精准健全,老实人赚便宜、有为者上不为者下的渠道还不够畅通。腾笼换鸟、破旧立新的过程中,更需要的是胸怀大局、矢志不渝的党员干部以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闯行动。只有多创造些条件,少扯些理由;经常反思改进办事服务效率,少拿经不起推敲的“规定、套路”圆谎,才能对得起潍坊父老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殷切期待,对得起广大纳税人的辛苦操劳,对得起领导、同事、家人、亲朋的关心关爱,对得起曾经的入党誓言,对得起入职上岗的初心,对得起一路走来的风雨无阻。 功绩的大厦不是一日建成的,罪恶的深渊也往往不是一朝失足的。许多身陷囹圄的问题干部都痛悔过,是从不想担当干事慢慢蜕化到窃用公器谋私,最后完全贪污腐化。殊不知,思想“贫血”、精神“缺钙”会导致行动“瘫痪”;殊不知,今天偷懒耍滑的“等一等”“看一看”“稳一稳”“放一放”就是在浪费机遇、误人误事、害人害己。可以说,不担当不仅是歪风邪气的变种,而且是腐败堕落的发端,还是政务服务的毒瘤,更是割裂干群关系的罪魁祸首。对待不担当,我们都应反思自查,也应人人喊打。 一个人有胆肝,首先要会担当。勇于担当,不是围观,也不单是呐喊,而是在遇到任务、风险和困难的时候冲上前、去“拉纤”,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豁得出去。勇于担当,不是得过且过、平推平庸,而是要树立强烈的目标意识、看齐意识,对标先进经验和优秀典型,事争一流、高效推进。勇于担当,不是背教条,不是出蛮劲,而是要问需于民、问诊基层,实事求是调查调研业务开展的空白薄弱之处,调兵遣将突破群众不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的问题,用群众的获得感来完成时代答卷。勇于担当,不是单靠党员干部的个人打拼,不是说单位集体就没有责任和义务,而是要建立健全容错免责机制和精确到科室、岗位乃至人头的考核奖惩办法,大力倡树干事创业的用人导向,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能力培训,最大限度帮助解决干事者的后顾之忧,以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温馨氛围,焕发和激励更多担当者的积极涌现和无私付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