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纪立规显威力 |
——坊子区开展专项巡察助推正风肃纪 |
|
□本报记者 孙克义 通讯员 张 倩 周敏 盛夏时节,深入坊子区采访,在感受酷暑的同时,更加感受到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 “我们目前正根据巡察报告,加紧进行问题整改。通过巡察这把‘尚方宝剑’,我们正风肃纪的决心更强了,履职尽责的底气更足了!”谈及坊子区开展的专项巡察,区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丙正如是说。 从今年2月份开始,坊子区委决定,利用两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作风不实、纪律不严、不担当、不作为”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巡察。目的在于挺纪在前,抓早抓小,抓细抓微,治病救人,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深入推进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截至6月底,全区已开展专项巡察两轮,完成了全部街道(发展区)和8个部门、单位的巡察工作。“前两轮巡察达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纪律规矩意识进一步立了起来严了起来,真正实现了入脑入心。我们将视情启动第三轮巡察。”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王希慧说。 该区启动专项巡察,首要的是突出政治巡察,把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发现解决责任落实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被巡察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责任意识。区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科学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巡察发现的问题查清责任、严格追究。开展巡察活动以来,受理信访举报58件次,发现个性问题201个;通过提醒谈话、批评教育、书面检查等措施处理119人,给予纪律处分5人。 该区通过开展专项巡察,被巡察单位党员干部普遍接受了一次作风、纪律和规矩教育,从思想深处进一步树立起对纪律规矩的敬畏意识和戒惧之心,转作风、守纪律、讲规矩越来越成为干部职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今年省、市纪委组织的明察暗访情况看,该区均未发现问题。清明、五一等节假日期间,该区对102个部门单位的值班情况进行实地查看,随机抽取6处酒店、农家乐、旅游景点等场所,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及公车私用等问题进行专项检查,除个别部门值班不规范外,其他方面未发现问题。 带着问题导向开展巡察,更能使巡察“利剑”威力有效显现。该区通过开展专项巡察,有效巩固了全区作风纪律建设成果,促进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坊子区落地生根。在专项巡察的直接作用和影响下,全区一批作风、纪律方面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特别是在治理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和“小金库”等“陈疴顽疾”问题方面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对2013年以来违规发放的津贴补贴和实物开展自查自纠,共上缴违规发放津贴补贴金额418万元。 同时,全区各部门各单位还把建章立制作为推进正风肃纪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关键性、根本性措施。针对巡察发现的公务接待不规范、违规发放津贴补助、财务管理不规范、工作纪律不实不严、不担当不作为等10多个问题,健全完善工作效能、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评议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规章制度,进一步把制度笼子织密、织严、织实,促进了靠制度机制推进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和长效化。截至目前,被巡察部门单位共完善各类规章制度93项。 坊子区委书记刘升勤告诉记者:“我们对街道、发展区和部门单位巡察全覆盖,重点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严格问责追究,向各级党员干部释放纪严于法、破纪就要付出代价的强烈信号,让违纪问题无处遁形。”她表示,下步将继续发挥巡察威力,正风肃纪,推动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