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玉山,寿光市台头镇张家庄人,中共寿光党组织创始人,1924年8月入党,是寿光第一位党支部书记,第一任县委书记。在不足三十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将热血与激情奉献给了渤海湾畔的这片土地,通过办革命学校,带领人民抗粮抗捐、罢市增资,积极发展党、团员等方式,在寿光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发展壮大党组织。他像一颗革命火种,燃烧了自己,把光与热带到了更广袤的土壤之中。 英雄已逝,但历史永远铭记。 学以致用 播撒革命思想 张玉山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家庭条件优越,自小接受良好教育,1916年,他进入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在此期间,“五四”运动爆发,山东革命思潮兴起,受此影响,张玉山也投身到了革命浪潮中。1921年5月,他与本校的九名进步青年学生一起,成立了“青年互助社”,研究宣传新文化,创办乡村教育。一年后,张玉山因病退学返回家中,但“救国救民”的志向并未改变。 张玉山与王云生等同志一道学习《向导》等进步书刊,并兴办学堂,组织农民夜校、识字班,吸收贫苦农民入学。当时,办学没有校舍,他就带领群众扒庙搬神自己动手修建,没有桌椅,他就发动群众砍了大庙内的松树自己制作,没有教材,他就自己动手编写……条件的艰苦没有阻挡住张玉山前进的脚步,他专门聘请了一些思想进步的教师来本村教学,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灌输共产主义思想,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张玉山也常到学校讲政治课,讲重视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反对男尊女卑、反对妇女缠足、反对包办婚姻等道理,有时也讲一些阶级斗争的事迹。在兴办学堂期间,他经常深入到贫苦农民的家中,与大家促膝长谈,给农民讲革命故事,宣传革命道理。经过他的耐心动员,入学的人越来越多。 1924年4月,张玉山赴青岛,经邓铭恩、延伯真介绍入团,同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并与广饶县的党员延安吉同志组成了中共寿(光)广(饶)小组,张玉山任组长。不久,又经中共济南地方委员会批准,成立寿(光)广(饶)支部(时称支部干事会),张玉山任支部书记,统一领导寿光、广饶两县的党团工作。这是山东的第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此后,张玉山在寿光、广饶两地积极奔走,向当地群众灌输革命思想,宣传党的主张,发展党的组织。在他的领导下,双凤学校、崔家庄、南北台头以及牛头镇等地先后建立了党组织。1926年8月,中国寿光县委建立,张玉山出任第一任县委书记。 2012年,寿光市档案馆从中央档案馆得到了一份珍贵资料——《寿光地方团员调查表》,这份调查表形成于1924年9月1日,张玉山等人名列其中。 发动群众 反抗剥削压迫 张玉山在深入寿光县洰淀区做调查时了解到,洰淀区区董(即区长)侯乃萱倚仗权势,巧立名目搜刮民财,欺压百姓罪恶多端,群众对其恨之入骨。张玉山同王云生等同志商定,在洰淀区组织一次以抗粮抗捐为主要内容的反对侯乃萱的群众斗争。他联络组织了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广泛发动群众,组织了群众代表近二百人,在离伪区公所十多里的彭家道口村召开群众大会声讨侯乃萱。张玉山率先发言,以大量事实揭露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以深入浅出的道理讲明军阀政府必然垮台的历史规律,同时历数侯乃萱的贪污事实,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不交粮、不纳税。随后各村代表纷纷控诉侯乃萱,“赶侯乃萱下台”的呼声传遍洰淀区。最后,迫于群众呼声,反动县政府将侯乃萱撤职。从此,洰淀区人民在张玉山的周围团结得更紧了。 在当时的寿光,不仅有侯乃萱这样的贪官污吏,还有一些封建地主,凭借手中占有的土地,与官府勾结,欺压百姓。农忙时节,有很多贫农来到张家庄短工市上卖工,地主们便趁此压低工价,农民一天劳作十多个小时,所得工钱却寥寥无几。张玉山目睹这种残酷的剥削现象十分愤慨,他组织党团员与短工们一起商量增资,提出每个工日400钱的工价,“少一分钱谁也不干”。最后,地主们看短工们团结一致,怕误了农时,只好答应短工的条件。从此,张家庄短工市的工价涨上去了,张玉山领导的“罢市增资”斗争取得了胜利。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过上安稳日子,张玉山还积极组织群众筑围墙、修寨门,抵抗军阀、土匪、强盗的抢劫骚扰。在洰淀湖畔的张家庄,张玉山带领全村的男女老少,昼夜奋战,高筑围墙,将村子整修成为一个易守难攻的钢铁堡垒。周围一些村庄也接受了张玉山的建议,把围墙、寨门修了起来,并按照张玉山的提议,自己动手造枪造炮,这些“土法子”极大地保护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赞誉。 鞠躬尽瘁 为革命奉献毕生 筹办革命学校,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农民运动,组织群众斗争……抱病在身,张玉山却从来没有退缩过。繁重的革命工作,艰苦的斗争环境,耗尽了他的心血。由于长期带病工作,1927年12月18日,张玉山不幸逝世,那一年,他只有29岁,还不到“三十而立”的年纪。但他看似短暂的一生,却燃烧出了璀璨的革命火光,他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到寿光乃至整个渤海湾畔,为后来的革命道路点燃了一盏不灭的灯。 1965年,寿光县在寿光烈士陵园为张玉山重立纪念碑,以便后世人民到此祭奠英灵。2012年,台头镇出资十多万元对张玉山故居进行了修缮,并对外开放。目前,张玉山故居已被列入寿光市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潍坊市党史教育基地和寿光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在这里,我们了解到的不仅是张玉山的革命历程,更是在红色岁月中革命先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本报记者薛静 (相关史料由中共潍坊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