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通讯员蔡立杰 张洪军)近年来,高密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老年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进社保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荣获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先进集体”“居民养老保险经办管理示范单位”等称号。 建章立制,坚持制度跟进、待遇增长、政策倾斜三位一体,全力服务老年人。高密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以社会保障为重点的民生建设,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从城乡老年人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需求出发,逐步建立起了包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以及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在内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构筑起覆盖全市老年人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体系。针对老年人制定了一系列倾斜性的医疗保险政策,如在待遇享受上,不管单位是否缴费,退休人员直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随着年龄的增加,提高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划入比例。为解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的护理问题,建立了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机构护理、居家护理发生的医疗护理费用由护理保险基金支付96%。 承上启下,用心服务老年人。直面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由习惯于文件规定怎么办、外地怎么办就怎么办,转变为事业发展应该怎么办和老年人需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妥善解决了相关老人的老有所养、待遇均衡和基本生活问题。在此基础上,坚持推陈出新,真诚服务老年人。确立了“手续最简、跑路最少、时间最短、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服务导向,在社保服务大厅推行了领导带班制度,专门设立了业务代办窗口,确因年老体弱无法到服务大厅办理的,专程上门办理。采取网上视频和电子照片验证等有效方式,对异地安置、转外治疗的参保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痕迹验证后进入报销程序,既免除了老人及家属来往奔波的劳累,又保证了医保基金的合理支付。围绕更好地服务老年人,在潍坊市率先探索推行“柜员制”集成服务,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个柜台办结、一条龙服务”。逐步形成了以县级服务中心为主线,镇街、社区、村居为基点的基层服务平台全覆盖模式,打通了服务老年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