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图片) |
|

|
|
◎魏 辉
春风吹起的时候,山上的人渐渐地多了。 春分那天,我们去沂山踏青。 沂山海拔1032米,它与蒙山同属沂蒙山脉,是山东南部较高的一座山,位于山东省潍坊市的临朐县。以前这里是革命老区,曾经的“穷山恶水”,现在则成了“山清水秀”,一度荒凉的大山经过梳妆打扮,现在是国家级森林公园、5A级旅游景区。 春分在古代是节日和祭祀庆典的日子,《礼记》记载周天子“祭日于坛”。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只是两千多年过去,很多事随风而去,沧海已成桑田。 山上的草木还是枯黄的,风中却带了暖意。春风一吹,草木很快就会变成绿色。一岁一枯荣,它们经过了多少岁?它们会不会记得,在漫长的岁月里,那些来过沂山的人,那些沂山上的脚印? 一 度过岁月的长河,我们来到远古。那时候没有国家,没有文字,也没有皇帝。沂山附近草木榛榛,鹿鸣呦呦,那时候这里已有人类居住,他们植桑务耕,繁衍生息。前些年,沂山东北麓大关镇的王家庄子、万家坪、李子行村、西麓周家庄、团山子等村,出土了石镰、石锄、石箭头、骨针、陶纺轮、磨光黑陶、红陶等器具,据专家分析,这是龙山文化时期的东西,距今有4000多年了。 那时候,有一位部落首领叫“舜”,“舜即位,於时分州十二,各封一山,以为一州之镇,沂山即为青州之镇”。这是记录在《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中的话。明朝嘉靖年间的《青州府志》记载:“沂山……虞、夏有望秩之典,至周有沉埋之祭,秦祀加车乘骝驹”。这些当然都是后人对于史料的整理。但从中可以看出,沂山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时光如水,几百年过去,在历史中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电视剧的主题歌里唱:“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活五百年是一个永远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哪怕他是皇帝,哪怕他英明神武,战功累累,威风八面。在时光的河流里,每个人都是转瞬即逝的一朵浪花。 对于一座山来说,五百年却很短,短到你甚至看不出它的变化,感觉不到地壳运动在它身上细微的影响。它一直沉默着,以博大的胸怀接纳着来到这里的各种各样的人们,默默地看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它的脚下繁衍生息,种种建功立业,种种战争杀戮,种种悲欢离合。 就这样过了一两千年。距离现在2600年的时候,沂山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边境。 据《左传》记载:“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管仲云:‘齐地南至穆陵’”。穆陵是至少存在了2600年的一个地名,位于沂山的东南侧。管仲是春秋时期的名相,在他的辅佐之下,在诸侯纷争的时代,齐国的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那时候,齐国的南面是强大的楚国,中间隔着沂山,东面是大海,西面、北面都是豪强林立。于是,从齐灵公开始,齐国就开始修长城御敌,历经百年,到战国中期的时候才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工程。据史料记载:齐长城横亘于山东中部,《括地志》上说:“西起浑州(现平阴县防门),沿河历泰山北岗,蜿蜒东去,至密州琅琊台(现胶南县小朱庄)入海,其长千有余里。” 这段长城就修筑在沂山之上,借助沂山天险,来防御南面楚国的进攻。整个城墙通高九米,截面呈梯形,南面陡峭垂立,北面坡势平缓。长城上设有关隘,穆陵关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可以想像,春秋战国时期的沂山之上,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征夫,他们放下简单的行囊,拖着疲惫的双脚,抬着沙土,搬来石头,挥汗如雨……沂山上的烈日炽烤着他们,呼啸的山风吹着他们脸上的尘土和乱发,他们的家中,或许有一个如孟姜女一样的新婚妻子,在等着他们归来,而又有谁,永远留在了沂山之上,化作了生生不息的野草? 远古的风中传来战马的嘶鸣,战士的呐喊。是的,曾经,沂山对于这一切都不陌生。自古,这里就是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春秋战国时期,外敌入侵齐国,多选在冬春时节,那时是河流的枯水季节,干枯的河流可以让战车更方便地通过。这从后世的考古发现中可见一斑,齐长城附近出土了大量的兵器。现存在潍坊市博物馆的“车大夫长画戈”等兵器就是那时的东西。 2200多年前,乐毅率赵、楚、韩、魏、燕五国联军攻打齐国,由济南附近上至临淄,后挥师东进南下。他的南下之师,进入临朐、青州一带,意图夺下穆陵关。齐国军队凭借沂山天险与长城,在此与他们展开激战。 乐毅也是春秋时期的名相,还是我们熟悉的诸葛亮的偶像。《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字孔明……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诸葛亮也生长于齐鲁大地,所以,他才会把这片土地上曾经的名相作为自己的榜样。当然,这是题外话。 乐毅率领的五国联军与齐国的那场战争打得昏天黑地,多少将士血染沙场,尸骨如山,兵器散落一地。后来的《史记·乐毅列传》记载:“乐毅伐齐七十余城,独即墨与莒不下。” 朔风烈烈,吹过千年。 又过了五六百年,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也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朝代。当年南朝的刘宋武帝带兵伐南燕国,兵至此处,他们占居显要之地,大败南燕国的慕容超,曾经风光一时的慕容超指天长叹:“吾事济矣!” 近现代,包括沂山在内的沂蒙山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重要根据地。许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国共两党高级将领都曾经在此战斗过、工作过,包括刘少奇、谷牧、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张自忠、张灵甫等,其中抗日战争时期,张自忠将军在临沂成功阻击著名的板垣师团,为台儿庄战役的部署取得了时间,为山东整个战局的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当磨洗认前朝。”沂蒙山区十万英烈血洒疆场,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红嫂的感人故事,沂山都记得。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