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响山乡致富大戏 |
——记市委政法委驻青州梨园店村第一书记孙磊 |
|
□本报记者 石莹 初秋的青州,瓜果飘香,从市区一路向西,进入庙子镇梨园店村附近,却找不到两年前印象中的村子。昔日垃圾场变成发家致富的秀美荷塘,原先的泥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景观路,半山腰中的村委老房子被460平方米的办公楼取代,站在村委大楼上放眼望去,一条清水河穿村而过,河堤杨柳依依,藕池莲叶田田,一派生机盎然。省定贫困村正在嬗变为富裕文明的秀美家园。 去年3月,市委政法委帮扶工作组与梨园店村结缘,驻村第一书记孙磊成为梨园店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美丽嬗变的引路人。一年多来,他们抓党建强堡垒、抓基建强保障、抓项目促脱贫,因地制宜,精准帮扶,带领梨园店村走出了一条既要百姓富,也要生态美的发展之路。 驻村后,孙磊把抓党建,提升党支部战斗力作为第一要务,在“干实事”中提升村“两委”战斗力和党员素质。工作组与村“两委”共同制定完善村级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积分制管理,全面推行村“两委”成员联系贫困户制度,及时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工作组立足村情破难题,去年3月,按照“清淤泥、筑堤坝、栽乔木”的河道整治方案,投入120余万元,累计清理河道800余米,筑坝2000余米,加固桥梁1座,新建桥梁1座,建设3个养鱼池、3个种藕池,并在河道两侧栽种绿化苗木2700余棵,极大改善了村庄生态环境。 为改变村民世世代代耕种靠天的困境,工作组在村南山上修建了1座500立方的蓄水池、3座小型蓄水池,还改造了自来水管网。“山上的庄稼和果蔬都能浇得上,到家拧开水龙头就有水,我们盼了几十年的事工作组给解决了。”在给果树浇水的村民闫希珍说。 看到村内道路破损严重,工作组利用交通部门落实“户户通”公路建设补贴政策,硬化了村内东西两条主干道路;新修生产路3公里;协调供电部门对村里供电线路全部进行更换,完成村内电网的升级,新安装了25盏LED路灯。让村容村貌靓起来,还要让村民有精气神。他们投资8万元,建成了面积15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并安装体育健身器材。 村庄变靓变美,村民鼓起精气神,发展产业开启了致富大门。去年工作组与村“两委”协调成立云亮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发展起了种植项目,对村里200亩荒山进行整理,今年春天又投资20万元购入优质苹果树苗4500棵。果树委托合作社管理,贫困户参与分红,在运营中也优先雇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在新整修的河道藕池里,种植了一万余平方米白莲藕,每平方米净利润大约10元左右,既能增加村集体收入,推动贫困户脱贫,还达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梨园店村正在上演着一台精准脱贫的致富大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