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
——高新区清池街道合力推进棚改工作纪实 |
|
□本报记者 王晓丽 通讯员 邢向前 在高新区清池街道,棚改是个高频词,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街道上下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全体党员干部快马加鞭,主动作为,实现了从开始的举步维艰到如今的势如破竹,从居民的疑惑观望到现在的全力支持,创造了清池棚改的历史,刷新了清池棚改新速度,开启了棚改居民的新生活,打开了城市发展的新局面。 “短平快”创造棚改奇迹 “2单元201,正是我中意的楼层,和以前的老友做邻居。”选到房的潘大爷高兴得合不拢嘴。仅用6天时间,北潘社区居民就完成了从安置协议签约到房屋拆迁的全部历程,拆迁完成率达到95.2%。 用时短、民意平、社会稳、拆得快、搬得快,北潘社区的“短平快”创造了清池街道棚改史上的最快速度。究其原因,街道党委书记聂绍俊道出了其中奥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用真心赢民心。 在实施拆迁补偿的过程中,24名党员干部组成6个调查小组,对北潘社区62户居民入户调查,为制定征收补偿方案提供了详实资料。在完善北潘房屋征收补偿方案时,社区召开了28次会议研讨,征求了20名民意代表和90%以上居民的意见,整理合理意见建议106条,并全部采纳。 “个性化”补偿机制为群众着想 8月21日,董流社区棚改办公室里,居民代表、党员代表、违建户代表、棚改委成员、村两委成员围坐一起就违章建筑补偿问题进行商讨辩论。最终的辩论结果是:少数服从多数,按照全村居民商讨的方案执行。 测量、清点、登记……董流棚改每一个环节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明奖明补,阳光操作。9月20日,在现场验收中,320户居民,拆迁306户,验收合格306户,拆迁完成率95.6%,董流社区出色地完成了居民的心愿,实现了居民的新居梦。 聂绍俊说:“棚改工作政策性强、标准严。我们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实现了依法拆迁、依规拆迁、阳光拆迁。” “一把尺子”量到底赢群众支持 棚改最关键的就是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征收补偿方案是居民们同意的,但居民牟平强总是觉得工作组在棚改中不公,工作组几次入户,他都不满意给出的方案。西清社区党支部书记牟会明很快找到症结:怕政策执行起来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 牟会明和牟平强商量:“补偿方案是标准,你不信,就跟着我入户,看看怎么给别人算账?”牟平强果真跟着跑了3天,入户、丈量、计算,一个环节也没落下。第四天一大早,牟平强利索地办了手续。“以前说要拆迁,我们都怕会吃亏,但现在政府哪里会亏待老百姓呢,我们放心!”牟平强说。 棚改推进中,工作组对征迁户进行拆前、拆中、拆后全程服务,千方百计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帮助被征迁群众租房、组织村(社区)干部主动帮助搬家……工作组的扎实工作换来群众纷纷点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