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全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第一期专题培训班开班
夯实基层基础 保障民生民本
倾力帮扶 情暖民心
潍坊日报小记者参加“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
我市大力发展种业科技创新工程
我市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新政
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顺利完成与省级平台对接
人社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来潍
全市消防安全培训暨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推进会召开
寒亭土地供给侧“改”出增收共赢
“大餐”
加强治安防控 保护群众安全
2016年12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倾力帮扶 情暖民心
——市教育局包村联户服务群众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王晓丽
  “我们村的大街小巷全都硬化了,雨雪天再也不用踩泥了;村里的光伏电站并网发电了,我们村里开始有钱了。”近日,临朐县柳山镇洪山村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是什么让洪山的村民这么自豪?是市教育局扎扎实实的包村帮扶工作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结束了洪山村没有村集体收入的历史。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带着政策、带着责任、带着任务、带着感情,深入帮扶村,因村施策抓经济,帮贫扶困促和谐,让群众切实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
  市教育局包联组进驻临朐柳山镇洪山村、南福山村、北福山村和冢子河村后,察民情、访民意,找准问题“症结”,将“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作为干部驻村联户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利用上级政策、引进致富项目等路子帮助村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力破解村级“无钱办事”、群众致富无路的问题。
  为增加洪山村村集体收入,包村组利用该村地势高、光照充分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效益好、见效快的光伏发电项目,增加收入9万元,使该村不但甩掉了集体收入为零的帽子,而且一跃跨入了全镇集体收入强村的行列。
  南福山和冢子河两个村水利设施老旧,但都靠近水库。他们投入10万元资金,帮助南福山村修砌了大口井,新建了蓄水池;帮助冢子河村配备了变压器;为两个村新铺设灌溉管道1060米,使两处废旧水利设施得到了重新利用,扩大了全村水浇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和村民收益。包联组还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鼓励有经济条件和管理经验的村民承包经营,承包费作为村集体收入。仅冢子河一村的扬水站就为村集体增加了3.2万元的集体收入。
  从抬不起头来的差村,到成为柳山镇街道硬化率最高的村庄,洪山村是包村联户工作带来发展蝶变的缩影。市教育局帮扶的4个村散布于临朐东部丘陵之间,岭高沟深,生产出行不便,改善交通条件成为村民最迫切的愿望。包联组结合群众诉求,找路子,跑资金,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一件件实事办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去年以来,包联组为洪山村硬化街道近6300平方米,为北福山村修缮并硬化生产道路1000多米,为冢子河村硬化生产道路1600米,为4个村新安电子监控设备24处、安装更换路灯84盏,方便了村民的生产活动。不仅如此,包联组还出资修缮村里办公场所,购置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赢得了群众赞誉。
  隆冬时节,在南福山村南面地里,一排排整齐的核桃树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输血不如造血,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思路。市教育局帮扶的4个村子土地贫瘠,严重缺水,包联组经过考察,发现此类土壤比较适合发展核桃等果品种植项目,决定引导村民发展果品种植项目,提高土地产出和村民收入。
  在征得村民同意后,市教育局投入资金4万多元,在南福山村南面,免费为村民深耕整理了56亩土地,并免费提供优质薄皮核桃苗木供村民种植,引导大家发展果品种植项目。目前核桃成活率达97%以上,长势良好。据估计,核桃进入盛果期后,每亩每年可为村民增加3000元收入。同时,还投入1万多元资金为北福山村整理了50多亩土地,许多村民受到启发,打算在明年春天发展核桃、山楂、樱桃等果品种植项目。一桩桩、一件件实际行动,都为富民强村这个目标增添了重重的砝码。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