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于菲 2016年12月27日,我市刚刚迎来一场降雪,天气非常寒冷。积极响应政府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的号召,潍坊正德公益服务中心的义工们顶风踏雪,前往潍城区于河街道槐埠村看望住在“爱心暖屋”的刘秀兰老人。 在槐埠村的众多村居中,刘秀兰老人的“爱心暖屋”显得与众不同。记者远远就看到,白白的小屋,红红的对联,看上去很温馨。推开门,刘秀兰老人看到义工们到来,立马热情地招呼起来:“天这么冷你们还来看我,快进来坐坐暖和暖和。” “大娘我们来看您了,您今天吃的什么啊?” “我今天早上喝了牛奶,吃了三个鸡蛋呢。”老人竖起三根手指,边比划边告诉义工,“我现在吃穿都不愁了,前几天还自己包了包子,还是上次你们给带来的肉馅呢。”在交谈的过程中,老人始终紧紧地握住义工们的手,每个举动都体现出了对义工们的感激、对新家的满意。 “刘大娘今年80岁,老伴在十多年前去世。老人一直以捡破烂为生,住的房子是生产队时期砌成的仓库,下雨就漏,冬天屋里灌风,因为常年住在这个阴冷的房子里,老人的腿得了风湿病,6月还需要穿棉裤……”正德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张在俊告诉记者,“重阳节在走访看望贫困老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老人的困难,决定帮老人重建一个新家。在爱心企业和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新房子终于落成,这所房子使用岩棉板材建成,配备了铝合金门窗、双控开关、LED灯泡,防火性能和保温效果都很好,老人住着既安全又舒适。” “我想都不敢想,这辈子还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真不知道要怎么感谢大家。”老人不善言谈,满脸的笑容就是她最好的回答。 “刚下完雪,您住着冷吗?”记者问到。 “不冷了,有电暖气、电褥子,他们这些好心人还给我买了新棉衣棉裤,一点都不冷,腿也不那么疼了。” 据了解,在市民政部门的有力扶持和引导下,我市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到扶贫助困的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正德暖屋”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项目。 据悉,在“正德暖屋”01号完成之际,正德公益服务中心正式启动“正德暖屋”项目。该项目也入选潍坊市2016年度优秀公益项目。“下步,我们将在认真考察的基础上,选择特殊贫困的家庭进行扶助,在符合条件的地方建设正德暖屋02号、03号、04号、05号……让‘正德暖屋’温暖每一个人的心灵,让大爱充满潍坊!”张在俊告诉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