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昌乐拧紧安全“螺丝”夯实发展基础
云门山街道“量体裁衣”抓脱贫
温暖送进心田
“爱心暖屋”乐融融
精准施策播撒“希望”
青州花博会连续三年摘得中国十佳优秀特色展会桂冠
山东戏曲编剧人才培养基地和山东小戏创作基地落户临朐
山东峡山教育论坛成立
坊子“银龄安康工程”普惠5.35万名老年人
在干实事中锤炼坚如磐石的党性
图片
2017年01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施策播撒“希望”
——市工商局“包村联户”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王莹
  新修的道路平坦宽阔,新刷的街道干净规整,新装的路灯笔直挺立,新建的厂房高档大气……一系列可喜的变化正在改变着临朐县辛寨镇瞿家圈村的容颜,这些变化都离不开市工商局两年来的帮扶。
  2015年3月市工商局帮扶伊始,瞿家圈村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该村地处丘陵地区,土地贫瘠,经济作物效益低下,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贫困人口达140多户。市工商局在经过数次实地考察之后,抓住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多管齐下,为该村量身定制了一份“包村联户”的组合套餐,在初春的乍暖还寒中为瞿家圈村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合作社带动走上“新路子”
  精准发力才能保证彻底拔掉穷根,大兴产业才能保证实现稳定脱贫。瞿家圈村位于辛寨镇西北部,紧邻冶源水库东岸,传统产业为粉皮加工。通过多次入户调查,帮扶工作组研究确定了依靠产业扶贫的脱贫思路,围绕瞿家圈村粉皮加工的传统产业深做文章,由“输血”变“造血”,促进长久发展。
  在制定了以传统粉皮加工为主导产业的情况下,该局积极争取各项资金,帮助该村出资180多万元成立了临朐县银农园甘薯制品专业合作社,新建了近5000平方米的甘薯制品加工园区,通过“合作社+就近就业+贫困户”的模式增加贫困户的务工收入。同时立足职能优势,积极协调临朐县市场监管局,邀请专家指导办理SC认证标志,高标准建设厂房,新上高端粉皮加工设备,彻底扭转了粉皮产量低、卫生条件差、销量不畅的局面,带动该村的粉皮生产由传统产业转变为优势产业,带领全村踏上脱贫致富路。
精准帮扶鼓起“钱袋子”
  “增加收入是精准扶贫的靶心。目前合作社年生产粉皮粉条10万斤,预计纯收入15万元,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到5万元,全村贫困户增加分红收益2.1万元,同时可吸收本村6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彻底拔掉穷根。”市工商局驻村“第一书记”王永敏信心十足地为贫困户算好了一笔“致富账”。
  针对贫困户,扶贫工作组成立了关爱小组和帮扶小组,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对口联系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建立了市工商局党员联系贫困户台账,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谭炳建也多次带领局领导班子成员到村里实地调研,出点子、定措施,研究脱贫致富的路子。两年帮扶下来,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瞿家圈村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落后乡村变成“新样子”
  在帮扶瞿家圈村产业发展的同时,市工商局积极争取各项国家政策,完善该村水、电、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
  针对该村长期以来雨季排水困难导致邻里纠纷不断的问题,工作组经与村“两委”研究,积极协调局党组调剂资金8万元,帮助村里建成排水沟渠2000多米、排水管涵500多米,彻底解决了村里雨季排水难的问题。同时,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重新铺设了自来水管道1320米,安装路灯110盏,栽种绿化树300余株,帮助修缮了文化广场和农村书屋;整修了主要大街近2000米,复修生产路6条,共计3000余米;针对村里农田灌溉难等情况,升级改造扬水站和灌区管道,实现了2000亩土地管网全覆盖。
  “两年的帮扶即将结束,我们工作组将做到人走但工作不走、感情不走,一如既往地加强对咱们村的帮扶。在合作社规范后,通过扩大宣传、向各大超市推荐、引进发展电商等方式帮助拓展销路,真正帮助我们村成为模范村、示范村。”在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上,王永敏书记充满感情地对全体村民立下了保证。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