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来森
年,是一种记忆,是一枚时间的印章。 印记生活,印记心情,印记历史。 我小时候,正值大集体时代。那个年代,老百姓的生活:一个字“穷”。平常日子穷,过年亦是穷。“穷得叮当响”,很拟声的幽默表达。故尔,寻常百姓家,过年似乎很少买新衣服,孩子多,若是买,也只是给老大买;然后,老大换下的旧衣,给老二,老二的再给老三……关键是,一定要缝缝补补,浆洗干净;过年,总有要点新气象,“干净”,就是一种新气象。吃的,自然也陋简、清苦,饭桌上,很少有稀罕之物。肉,总还是有一点的,一二斤而已,主要是以之飨客。我记得,那些年里,在我们家,孩子们过年的最大享受,就是那顿“除日”的中午饭。每年的除日,全家人大扫除,午饭,父亲就做一道“大菜”:猪肉炖白菜。肉,是猪脸肉。那时候,我父亲是大队干部,每年年底,总会分到一只猪头的。肉片极大,厚厚实实,夹一块入口,咀嚼起来,满口流油,生香。至今思来,犹觉滋味醇厚得不得了。大人喝酒,都用小酒盅,习惯上叫“豆皮盅”,极言其小。喝起来,倒是挺有“酒像”,酒盅放置唇边,一口一口地抿着喝,慢悠悠的,好似生活过得还蛮滋润的。 不过,那个时候过年,还是挺“热闹”的。乡间过年,是必定得拜年的,晚辈给长辈,少的给老的。拜年,讲究一个“早”,天亮之前,必得把“门子”拜完。所以,子夜之后,大街上就热闹起来,人影幢幢,熙熙攘攘,喧闹得不得了。那份“欢乐”的动力来自哪儿?现在想来,真是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再想想,“穷”也要高兴啊;“穷欢乐”,也是一种欢乐啊。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物质生活逐步提高,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年,就颇有些“气象”了。最大的改变,还是体现在物质享受上。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忙着“备年”了。做新衣,购年货,忙得不亦乐乎,人人脸上都堆满了富足的笑容;流光溢彩,快乐,是写在脸上的。到了新年,大人、小孩,个个都能穿上一身新衣。那种状态下的新年,就似乎显得特别光亮,大年初一,就是一个“暴食暴饮”的狂欢日——大吃大喝,成为一种风尚。初一拜完年,中午的事情,就是聚餐喝酒。酒桌上,大鱼、大肉,大杯喝酒。中午喝了,常常还要晚上接着喝。在大街上,经常看到喝得东倒西歪,走路不成样子的人。酩酊大醉,成为了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过,醉则醉尔,但醉出的,是一份相对的富足,是对从前贫穷的一种宣泄,实在也是社会物质丰富的一种表现。 相伴而生的,也有一些社会不良风气。比如,炫富,成为了一种风尚;伴随着“炫富”丛生的,就是“浮躁”的情绪,那一段时间,在追求富足的路上,似乎人人都显得急急躁躁,匆匆忙忙……精神文明,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情状。 一年一年地过着,于今,物质,已然到了极大丰富的程度;精神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物质决定精神”,言之不谬也。 如今的新年,过得“淡”,过得“平静”,过得丰富多彩,过得有意蕴。不是新年不新了,而是人们的心态正了;不是“淡而无味”了,而是味在“深处”、在“高处”,年味,愈加隽永了。没有人再“急躁”,没有人再“炫富”;浮躁,一变为“静水流深”。过年,似乎只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聚的机会,成为了一个交流的“契机”。也会餐,但很少有人喝醉,更多的是在餐桌上进行倾谈:谈工作、谈生活,叙亲情、叙友情。甚至很多人,借过年的时间,旅旅游,做些公益的事情,或者读读书,充充电。娱乐,是丰富多彩的,是健康向上的,是寓欣喜、欢乐于淡然中的。 如今的过年,讲究的,是一个“精致”;讲究的,是一种“品位”;讲究的是,在新年中,事事、时时,都彰显出一份精神的高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