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潍县锣鼓永铿锵   
“90后”理发师的工匠梦
不必太介怀书信的没落
全市各级博物馆推出22道新春文化大餐
我市文物鉴赏交流平台启用
2017年01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90后”理发师的工匠梦
       小伟正在给客人理发。



  □本报记者 王晓丽文/图

  1月17日,农历腊月二十,在新华路与乐川街交叉口一家理发店里,顾客盈门,24岁的理发师小伟摆弄着剪刀、染发水、吹风机等,穿梭在顾客之间。
  腊月是理发店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小伟告诉记者,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一点,一天能给30多个人理发,睡觉的时候都不自觉地保持了拿剪刀的姿势,累是累了点,可想到有付出才能有收获,就立刻精神百倍。“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理发师,给人们带来美丽与快乐,现在自己真的有了一家理发店,像做梦一样,我总是想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言语间,小伟有一种自信和专注。
  “现在顾客要求越来越高,经常提出各种具体要求,比如刘海剪到哪个位置、头发染几分之几。所以闲暇时,就必须加强学习,以便能给不同顾客提出不同的发型建议。”谈起自己的工作,小伟滔滔不绝。
  兴趣爱好被小伟很好地延伸到工作上来,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专注、锲而不舍、始终如一,这些传统的工匠精神在这个“90后”身上得到了回归和体现。刚入行时,在小伟眼里理发师是一份带有一丝“神奇”色彩的职业,可是干上这一行后才知道背后的艰辛。每天要站立十多个小时,胳膊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以致很多理发师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和颈椎病。在一个个困难面前,很多入行时的同事离职了,但坚信“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小伟选择了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以品质服务抓住顾客的心。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多年来,无论在工作还是培训中,小伟抓住每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精益求精,不断打磨、反复推敲,靠着专注与磨砺,享受着把每一位顾客发型做到极致的成就感。“这么多年来,有很多老顾客跟着我走,顾客的信任是对我最大的激励。”小伟自豪地说。
  “王姐,过年计划去哪里玩?先坐一会,有款新发型特别适合你的气质,我马上将样本找给你看。”正和记者聊着,门口进来一位女士,小伟立刻过去招呼。
  忙活了一会,小伟再坐下来对记者说,“现在都提倡工匠精神。我们这一行也讲究精益求精,以前叫剃头匠,现在叫理发师,再高级的叫造型师,这不仅是理发行业的变化,也反映了人们观念上的变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服务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服务业也要讲品质,讲创新,讲升级,我希望以后做出来的发型,能和艺术挂上钩。”
  “咋不叫艺术?!”旁边一位大妈插话,“你给我剪出来的头发好看,我心里高兴,我觉得这就是艺术。”
  听到这话,小伟愣了一愣,笑道:“这是我新年听到的对我们行业最好的赞扬。”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