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让市场管市场”破解食安难题
综合保税区加快转型发展大会召开
我市海上应急救助能力不断提高
我市为艺考生提供安全方便出行环境
长途汽车票将实行实名制
安丘财政惠民补贴一本通惠及城乡居民21万户
高新区环保分局实施“环评”网络登记备案机制
错峰游正当时
温桂仙:特殊家庭演绎人间真爱
主动接受监督贵在久久为功
民俗产品受青睐
2017年02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市场管市场”破解食安难题
市民对我市食品安全满意度提高26.2%



  本报讯 (记者刘文研)在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做快检;在酒店、餐馆监督查看生产经营者悬挂的《食品安全公示牌》,了解他们的原料进货票据、健康证等相关食品信息;在每学期开学前从学校门前和监管部门网站查看小饭桌检查情况……“食安潍坊”成为真正走进市民生活的重要举措。据相关部门调查,市民对我市食品安全满意度由69.4%攀升到95.6%,提高了26.2%。
  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契机,坚持“发挥市场机制、推动社会共治”的“让市场管市场”食药安全治理方向,探索用市场思维破解食安“中国难题”,趟出了一条“党政综治、部门合治、行业自治、业态整治、社会共治”五治并举的食药安全共治之路。近日,我市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更是得到国家食药监总局褒奖,在全省评估检查中名列前茅。“用市场思维破解中国食安难题”的做法也得到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充分肯定。
  为构建政府监管有力、社会监督有序、企业诚信有度的食安共治格局,2016年,我市坚持“抓中间促两头”倒逼企业诚信自律、落实主体责任,撬动了市场倒逼、人人参与的行业治理“大盘”。实施快检托管全覆盖工程,把严控流通环节作为发挥市场机制的关键作用点,在全市所有大型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大型超市建设了116个快检室,对持有农业部门产地准出证明的食用农产品实施抽检,快检结果即时向社会公示,既倒逼了上游生产源头自律,又为下游餐饮消费环节把住了关口。同时,在快检室开设“免费窗口”,实施“你送我检、政府买单”,让每一位消费者成为监督者。通过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推动了快检室有效良性运转,发挥了“小窗口”撬动“大监管”的倍增效应。
  推动诚信联盟建设。规范和引导1.8万多个各类行业协会、合作社等联盟组织,建立健全各自食药安全规章制度,形成内部自清、自律、自觉的约束机制。
  探索构建社会化诚信体系。被省局确定为首批食药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被市政府确定为潍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唯一的市直部门试点单位,探索建立了对行政相对人信用信息进行归集、评价、分级并实施分类管理的信用体系。在信息化监管系统投入使用之前,按照原有的标准和办法对全市1440家食品生产企业、12086家餐饮单位、30家药品生产企业、3950家药品经营单位、704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和分级管理。
  推行“阳光开放”行动。通过组织开展“亮企”“亮店”“亮厨”行动,督促生产经营者悬挂《食品安全公示牌》,公示证照、告知书、原料进货票据、健康证等,让进店入场的消费者变成了监督者,推动市场自我净化。目前,全市共有319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32276家食品流通单位和1913家餐饮单位实现了阳光“亮化”。
  实施“食安潍坊”品牌引领。2016年,全市“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405个、畜禽产品520个、水产品205个,发展农产品基地550万亩、水产品基地90万亩,共创建“食安山东”食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食品流通示范店、餐饮服务品牌示范单位279个,创建总量位居全省前列。
  据悉,今年我市将以持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为目标,围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打造“食安潍坊”品牌一条主线,着力“发挥市场机制、推动社会共治”两个基本点,完善“智慧监管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信用评价体系、立体宣教体系、责任网格体系”五个体系,推进“赋码追溯、品牌引领、阳光开放、规范落实、专项整治、队伍提升”六大行动,不断完善和提升“党政综治、部门合治、行业自治、业态整治、社会共治”五治并举模式,凝聚各方力量,实施综合治理,深入解决食药安全问题,切实维护百姓饮食用药安全。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