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玉凤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决不能拒绝监督、逃避监督。响应党的号召,主动接受监督,就应趁早抓小,坚决向“走过场”“做样子”的态度和行为说不,且时时把监督作为推进工作和个人成长的“安全阀”,方能久久为功。 主动接受监督重在抓早抓小。一些典型案例警示我们,从“好干部”到“阶下囚”,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小节失范到积重难返的过程,如果不对刚露头的“小”问题熟视无睹,不把组织和他人的监督提醒当做耳旁风,而是对其及时严格处理,很多人不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自觉接受监督不仅要防“大病”“重病”,更要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劲儿,从小处着眼、细处着力,对组织和他人提出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风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小题大做”,认真对待,才能防止小恙诱发大病、小患引发大害。 主动接受监督贵在久久为功。对于有信仰、有追求的广大领导干部而言,他们往往定力过硬、自律严格。但是名利欲望的诱惑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且常常趁人不备,有时候让人防不胜防。另一方面,很多时候,指出别人的问题容易,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毛病却很难。自觉用好学习教育、对照检查、案例剖析、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有效形式和手段,经常主动接受组织和他人“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帮助,才能使干部在自身定力羸弱和疲软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警惕并消除各种潜在错误的发生和滋长,才能久久为功,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