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开掘发展动力源泉 开启城市美好未来
改革牵引新活力
开放打开新窗口
创新培育新动力
积聚城市内动力
2017年02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城市管理体系加快建立,城乡社会发展活力充分涌现——
积聚城市内动力



  一子落地全盘皆活。我市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深入实施全域统筹发展战略,协调推进“四个层次”,努力提升城镇化质量水平,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8.15%,年均提高2.04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化综合考核居第一位,是城镇化发展最快最好时期。
  五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城镇化工作部署,结合国家“两横三纵”和全省“一群一带、双核六区”发展战略,立足我市实际,全域一体布局发展城镇化。同时,我市确立依山面海发展战略,形成“依山面海、港城融合、双核驱动、七城一体、生态间隔、组群发展”的中心城市组群战略布局。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获批,编制完成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心城市2650平方公里空间功能布局规划、两河流域保护与区域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了市域《空间功能布局规划》《2048战略发展规划》《南部山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完成重点镇总体规划修编、特色村庄规划编制。
  把中心城市作为引领全市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围绕“四个提升”目标,大力推进“13364”工程,实施重点项目500余个、完成投资近900亿元,相继建成一批功能项目,城市品质不断提升,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县级城市。把县级城市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层级,顺应扩展态势,推动与中心城市分工互补、协同发展,持续增强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4个县市入围全国“百强县”。差异化发展小城镇。把小城镇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节点,推进示范引领、差异化发展。省级示范镇率先发展,2个镇进入全省十强,开展新生小城市试点,打造辉渠等5个特色镇样板,培育羊口全国特色小镇和5个省级特色小镇。全国宜居小镇、特色小镇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达到7个,9个镇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宜居小镇。稳妥发展农村新型社区。
  过去的五年,我市深入实施提升市区战略,全面强化中心城市龙头带动,紧紧围绕“四个提升”发展目标和“13364”总体部署,始终坚持以项目化为主、体制内和体制外相结合推进工作的基本方向,扎实推进提升市区目标任务落实,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016年,集中精力抓好“七项提升工程”和“六大服务功能”提升,印发实施了《提升市区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工作思路和具体任务目标。同时,组织有关部门,聘请高层次专家和专业团队,编制完成了市区2650平方公里的空间功能布局规划,启动编制市域1.61万平方公里《空间功能布局规划》和《2048战略发展规划》,科学布局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加快编制水系生态、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等重大专项规划,形成了以“1+3+6”为核心的提升市区规划体系。
  制定实施了提升市区市民教育、健康医疗等“六大服务功能”工作方案。市区34所中小学校、海洋科技大学园、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教育改革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阳光融和医院、市人民医院妇儿医院等项目建成投用,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等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潍坊健康城建设初具规模。潍坊国际创意港、十笏园文化街区、文化产业孵化器等项目竣工运营,潍坊“中国画都”的美誉更加彰显。
  进一步理顺了市区行政管理体制,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工商登记、管理体制等改革试点,行政效能显著提升。实施城市品牌营销和国际化四年提升计划,成功举办中日韩产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广泛开展“做主人,争先锋,我与城市共提升”主题活动,既营造了提升市区浓厚的工作氛围,又让城市创新创业的活水汩汩涌动。
  以人为本,全面统筹城镇化,按照进得来、留得下、有保障、能发展的总体要求,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推动城镇化从空间发展向人的全面发展转变。
  以城镇化建设为引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保障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红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中小学标准化率达到99%,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实现全覆盖;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平等参加高中段学校招生录取……
  未来五年,我市坚持城乡一体、陆海统筹、产城融合,构建全域统筹发展格局。我市优化区域布局,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升城乡品质,促进更高质量更高层次协调发展。
  今年市委、市政府以一号文件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十大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集中推进规划提升、城市社区提升、房地产业优化提升、交通畅通、绿色城市、小城镇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提升、城市特色品牌建设、城市活力提升十大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发展。
  突出中心引领。对标一流、加速转型,提升中心城市能级。落实“城市工作十大专项行动”,实施新一轮提升市区计划,更高品质规划、更高质量建设、更高效能管理,推动城市走向中高端。
  ——突出做强。坚持中高端产业和产业中高端定位,突出总部经济、服务经济、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全面落实市区产业规划,完善产业更新机制,优化布局、统筹协调,突出抓好已有十大产业园区提升,新规划建设十大产业聚集区,支撑产业持续更新。推动各区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放大优势,奎文区要突出金融创新发展,着力打造半岛地区重要金融产业聚集区及高端商务区;潍城区要顺势而为、增强实力,打造半岛地区高端物流聚集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坊子区要加速膨胀总量,建设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和生态文化休闲区;寒亭区要抢抓机遇,打造全市总部经济聚集区和全国高铁物流创新发展试验区。
  ——着力做优。实施城市规划提升计划,优化市区规划和管理体制。优化城市开发体制,引导房地产业及各类开发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做好事业、强化产业,大力提升教育培训、健康医疗、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物流商贸、金融服务功能,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有序推动大片区改造,配合高铁枢纽建设,统筹食品谷、潍坊总部基地,规划建设好高铁新片区,打造市区北部隆起带;实施火车站南广场片区综合改造,形成城市功能新板块、城市提升新地标;加快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步伐,打造城市功能核心区,提升城市发展新能级。着力治堵治霾治乱。全面优化市区交通组织,有序优化城市路网体系,优化发展公共交通,打造畅通城市;严格环境质量监管,强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扎实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治理违章建筑等城市痼疾。扎实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和危房改造,加快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全面做活。深化市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全面理顺市、区、街、社区及开发区(园区)权责,增强各层次发展活力;加快城市国际化步伐,提升城市开放度和吸引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先行区,释放创新创业活力;扎实推进法治化、人性化、精细化、智能化、协同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品质。
  改革发展启新篇,我们将始终坚持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加快构筑现代城镇体系,在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大幅提升市场活力、创新创业活力、城乡发展活力,着力打造“活力城市”。
  一幅恢弘的画卷难以收尽在潍坊大地上的精彩镜头,一曲瑰丽的乐章也说不尽潍坊大地上发生的潍坊故事。“活力城市”闪耀着城市美好未来的曙光,激荡起潍坊继续前行的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