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立足市情话发展 建言献策惠民生
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华
用优质服务促进农村改革落地坐实
倾力助建“智慧潍坊”
2017年02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华
——访市政协委员刘晓清



  □本报记者 石莹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一三四七’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谋划了美好发展蓝图。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始终坚持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全面实施文明提升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产业培育工程、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文化品牌打造工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城市文明程度位居全国前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文化旅游和文化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全面提升,着力打造‘文化名市’。这让我感到非常振奋。”2月25日,市政协委员刘晓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刘晓清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潍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获得“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家庭”“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妇女三八红旗手”“山东省残疾人十大自强人物”等荣誉。当选市政协委员后,刘晓清提出书法文化进校园、改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等提案,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积极回应和落实。日前,刘晓清在参加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她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追寻创新,坚守传承、不忘初心。
  作为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化大使的刘晓清,对传统文化如何对接现代生活有自己的见解,她说:首先必须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其次,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少年宫等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真正让文化惠民做到实处。第三,建议在各中小学增加经典阅读、诗词朗诵、传统体育项目、书法课,弘扬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刘晓清还指出,做好这些工作,还需要发挥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发挥先进模范的表率作用,发挥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文化团体、文化经营者的重要作用,形成政府重视、百姓参与、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社会新风尚,为打造文化名市注入新的活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