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盛会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盛会聚焦
 
标题导航
妙笔丹青绘人生
文展会精彩纷呈
清风徐来万物生
曹氏香包香飘潍坊
吾爱陶瓷 吾尤爱青花
为生命力倾诉
以砚会友传承歙砚文化
2017年04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生命力倾诉
——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瑞森



  □本报记者 王莹

  “西双版纳的每一寸土地随意放大了都是一幅美妙绝伦的画卷。相互寄生、缠绕交织的藤蔓枝干,苔藓地衣、树石林水以及各种各样的热带雨林花卉,走过了随意一回首都是一道可以入画的风景!”在今年的中国画节上,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瑞森带来了一组名为《滇风徐来》的版纳花鸟画作品,通过花鸟景物的描绘寄寓心灵家园,构建生命原色。
  生活阅历对一个画家来说,不仅要广,更重要的是深;不是浮光掠影,走马看花,而是孜孜不倦,探微钩沉。吉瑞森,这位地道的山东汉子的人生经历像是一场非理性的游戏,而面对自己的选择,他的诠释,并不如外界所揣测的那般,是“跟着感觉走”的随性浪漫,而是一种无怨无悔的梦想,一种从容内省的生活方式。他在时代中行走,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扬帆商海,在二十一世纪到来的前夕跨界成为崭露头角的国画家。他把对生活的感悟、理解、向往,全部注入了他的绘画作品当中。
  绘画在吉瑞森的生命中,是由来已久的缘分,是儿时最单纯的爱好。吉瑞森回忆到,“上小学的时候,我的一个远房舅舅好像是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回乡的时候就住在我们家,他带了好多石膏头像。我经常看他画画,也就喜欢了,于是便跟着舅舅学画画。”孩子的逻辑就是那么简单,喜欢了就做。爱好成了吉瑞森最好的老师,让吉瑞森在十几岁的时候,素描就已经相当突出了。从那时候开始,绘画似乎在等候着吉瑞森。
  十几年的商海生涯,成功商人的社会身份并没有让吉瑞森忘记绘画的初心。在吉瑞森看来,从事绘画事业,人会显得更加纯粹,也更多些本真性情的流露。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三十年前,一幅刊登在江苏画报上的《版纳春光》让吉瑞森的眼前一亮:“版纳春光中盛开的仙人掌花与飘逸的芭蕉树叶构成的和谐之美让我联想到《月光下的凤尾竹》歌声中动人的描述。这该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啊!那张图片后来被我偷偷撕下保存至今,从此就像一粒种子埋在了我的心里!”
  2002年当吉瑞森第一次走进西双版纳这片神奇的土地时,便被那郁郁葱葱的雨林所感动了。
  吉瑞森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不容心中存一丝阴霾,豪爽、洒脱的侠气品性赋予了西双版纳葳蕤茂密的植被愈加旺盛的生命活力。在他的笔下,苍翠葱郁、茂密繁盛的热带植物中盛开着一股股饱涨的盎然生机,仿佛雨后的丛林,在肥沃的阳光下肆虐着生命最原始的张力——纠缠的根茎、浓郁的蕉叶、绚烂的花瓣、肥美的果实,在浓淡渲染、点线流动之中,彰显着来自天然、生生不息的对于生命的体悟,以及对于这样一种生命力的倾诉与赞美。
  吉瑞森说:“如果用一幅自画像描绘自己,我会画一幅花鸟画代替我的自画像,因为那是我内心不变的境界。”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