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盛会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盛会聚焦
 
标题导航
妙笔丹青绘人生
文展会精彩纷呈
清风徐来万物生
曹氏香包香飘潍坊
吾爱陶瓷 吾尤爱青花
为生命力倾诉
以砚会友传承歙砚文化
2017年04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砚会友传承歙砚文化
——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传承人钱胜利



  □本报记者 刘晓杰

  4月16日,文展会民间艺术大师精品展上,来自安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传承人钱胜利正在精心雕刻他的新作《徽州人家》,吸引了无数市民驻足欣赏。
  “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始于汉代歙州,历代已成贡品,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曾写诗赞颂它。”钱胜利向围观的市民介绍歙砚的历史。生于1967年的钱胜利,从小喜欢绘画雕刻,后随砚雕大师方见尘之父、民间老砚雕艺术家方钦树学艺,随后又去省城合肥制砚;在歙砚雕刻中摸索攻关三十年,他终成一代名家,现在是高级工艺美术师、黄山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被收藏界人士誉为“金刀”:点石成金之神刀。
  “今天来参加文展会,可以更好地宣传非遗,现场普及歙砚知识,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钱胜利说,希望通过来参加会展,可以结交更多喜欢歙砚的朋友,共同交流。
  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从事歙砚研究33年的钱胜利告诉记者:“作为一个雕刻家,要有匠心精神,每当得到一块好的歙石,都会激动着寻思着,几天睡不着觉,对石品、石纹、石色反复琢磨,潜心钻研,追求唯一性。”
  每一件歙砚作品都融入了设计者的感情在里面。“歙砚是有生命的。从选石到雕刻、完成,每一刀都融入进了自己太多的人生感悟与构思。”钱胜利说,因为雕刻者投入感情在歙砚里,才让歙砚作品看起来那么逼真、形象。后来,镂空雕在市场出现了仿制品,不愿原地踏步的钱胜利潜心石品、石纹、石色的钻研,开始研发“巧色雕”。慢慢地,钱胜利发现,砚石天然美丽的色彩和纹饰,就像国画里的泼墨,利用这些变幻莫测的纹彩融入砚刻,因色施刀,因形变幻,“意境、效果出奇地好”。钱胜利指着展厅现场正中的一端“苏轼赏砚”向记者介绍,砚石的暗红色纹雕被刻成炉烟、服饰,仿佛浑然天成无须动刀,实际上仅构图思考、几易设计稿时间就达数月,比实际雕刻花费的时间还长,而这样的作品是无法复制的。
  “我把自己的每一件艺术品当作宝贝。因为每一件艺术品都是不可复制的,融入自己的构思在里面,精细完成,是一种美的享受。”钱胜利说,现在不仅仅参加国内的文化展会,也经常带着自己的作品出国参展。钱胜利说:“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会展,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歙砚,希望中国的歙砚载着中华民族古朴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文展会这个窗口,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让歙砚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