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画都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胸中有丘壑 下笔如有神
一捧土 一把壶 守一方匠心
无论走到哪,离不开潍坊的根
不忘初心为传承
画里乾坤大 笔下岁月长
放怀山林 再造气象
捐赠作品融入潍坊元素
2017年04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画都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聚焦第七届中国画节花鸟写意之美



  □本报记者 石莹
  写意精神是中国画的精髓,写意或者花鸟写意,又是最能够传达或贮存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部分。
  在第七届中国画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郭怡孮、唐建、沈光伟、许钦松、吉瑞森等许多名家巨匠,以各自参展画作,并以本次中国画节为契机,将“写意之美”带入民间,拉近了与市民大众的审美距离。
  在第七届中国画节现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钦松说:“写意精神的缺失,归根到底是因为传统语境的缺失。中国画,尤其是写意画,画得好要有积累和悟性,还要有灵机,最重要的是得有学问,传统文化的功力必须扎实。因为写意画需要的文化底蕴都是真功夫,甚至是‘童子功’,不像工笔画的技法那么容易被训练出来。”
  杨晋东是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人文艺术系的教授,他告诉记者:“从事教学十几年来,画写意的学生很少,大部分都愿意选择工笔为主攻方向。工笔是扎扎实实练就能出成绩的,而写意则需要书法、篆刻、诗词、音乐都得懂,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西方的学习模式,传统文化的底蕴上有欠缺。一个出色的写意画家就需要学习古代诗词,学习文言文,读传统著作,还得会书法。写意画家如果不懂书法,永远也画不好,绘画格调也上不去。”
  画花鸟写意的画家少了,市民却认为写意容易上手,对花鸟写意的关注认可度也不及工笔画。“人们越来越看不懂笔墨及笔墨背后所传达的文脉,以为随意涂抹就是写意。”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报》执行主编王平认为:“在这个‘展厅文化’盛行的时代,很多的主题展览都强调叙事性,传统写意画这种追求趣味、格调、把玩的画种,就会比较吃亏。在学院教育当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工笔,放弃学习难度大、见效慢的写意画。但有趣的是,民间学习写意画的热度却很高。民众似乎普遍认为,写意画的门槛是最低的。”家住高新区的赵言红女士正在带着儿子欣赏一幅《前程万里》工笔猛虎画,她说:“孩子去学画,基础班里就有国画,工笔画在高级班教学里,学了没几天回来画的小鸭小鹅还挺像样了。”
  在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瑞森的《滇风徐来》展区,一幅5.1×2.0米的《春到雨林》写意花鸟吸引着市民驻足欣赏。现场一位资深书画收藏家刘先生说:“写意不像工笔画那样有一种精致又直观的美,写意是表达了一种韵味和气场在画中。如果工笔画是一朵花,那大写意描绘的一朵花就能让你从中看到整个春天。”
  天上风筝飞,地上鸢都美,画都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三百余幅写意花鸟绽放第七届中国画节,也昭示着写意画欣欣向荣的新春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